[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9601.5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80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江;茍永杰;吳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8/02 | 分類號: | C04B38/02;C04B35/573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靜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結構 sic 多孔 陶瓷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驟完成的:
一、揉制面團:
利用去離子水將面粉和酵母混合均勻,并揉制成面團;
或利用去離子水將面粉、硅粉和酵母混合均勻,并揉制成面團,且面團中硅粉質量不高于面粉質量的1/4;
二、發酵與凍干:將面團先恒溫發酵,然后冷凍干燥,得到多孔面團;
三、炭化:將多孔面團進行炭化處理,得到碳多孔骨架;
四、燒結:將反應硅源鋪放在剛玉坩堝底部,并將碳多孔骨架放置在反應硅源上,然后蓋上剛玉蓋子,得到盛有反應物的剛玉坩堝;以氬氣作保護氣,將盛有反應物的剛玉坩堝在溫度為1400~1600℃下燒結0.5h~24h,冷卻至室溫,即得到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
步驟四中所述的反應硅源為二氧化硅粉末/硅粉混合物;所述的二氧化硅粉末/硅粉混合物是按以下操作混合而成:將二氧化硅粉末和硅粉用球磨機充分混合1h~10h,其中所述二氧化硅粉末與硅粉的摩爾比為(0.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的面粉與酵母的質量比為200:(1~5);步驟一中所述的面粉的質量與去離子水的體積比為1g:(0.6mL~1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將面團在溫度為35~45℃恒溫條件下發酵5min~90min,然后在冷凍干燥機中冷凍干燥6h~24h,得到多孔面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將多孔面團放入管式爐中,以惰性氣體作為保護氣,在溫度為800~1000℃下炭化處理0.5h~24h,得到碳多孔骨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氣體為氮氣或氬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高溫結構型SiC多孔陶瓷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碳多孔骨架與反應硅源的質量比為1:(1~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96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質多功能裝配式內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孔陶瓷及其制作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