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增滲高滲透耐酸型環氧樹脂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8546.8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8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波;冉千平;尹浩;孫德文;劉玉亭;周進俊;萬赟;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163/00 | 分類號: | C09D163/00;C09D5/08;C09D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滲高 滲透 耐酸 環氧樹脂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水涂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增滲高滲透耐酸型環氧樹脂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各種基礎設施、公用工程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在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建筑中,混凝土的防滲、防腐性能尤為重要。而混凝土本身是一種非均值多孔材料,且在施工后易出現局部開裂現象,此類問題需要通過一定的防水、防腐措施來加以解決。
目前,工程上采用的傳統方法主要是瀝青類防水卷材、聚氨酯類防水材料、普通環氧防水涂料等。但其均存在對混凝土基面無法滲透或滲透能力不足的問題。普通防水材料在施工前基面處理工藝繁瑣,對混凝土本身表層強度要求較高,且粘結力一般。而高滲透類涂料對混凝土基面本身要求一般,且對其可以滲透加固,封閉混凝土毛細孔,粘結力大大增加,可以起到良好的防腐、防滲效果,因此高滲透類防水涂料在此類工程中具有明顯優勢。此外,防水涂料在地鐵盾構片防水、橋面、壩面防水應用中,涉及到酸性環境如酸雨、酸性土壤,因此高滲透類防水材料需具備良好的耐酸性能。
中國發明專利01107590.2高滲透性羰基-環氧防水補強材料及其組份的制備方法公開了一種粘度低、力學性能優良的高滲透環氧防水補強材料,但其存在對混凝土滲透性不足、低溫韌性較差等問題。
中國發明專利201010130165.2一種橋面的常溫固化環氧防水粘結劑公開了一種粘結力較強的防水粘結劑,但其粘度較大,對混凝土幾乎無滲透性。
中國發明專利201110257409.8一種雙組分高滲透型環氧樹脂防水補強涂料及制法與應用。公開了一種初始粘度低、初凝時間短的雙組份高滲透環氧防水補強涂料,但其存在低溫韌性一般、耐酸性較差的缺陷,且該專利并未給出對混凝土滲透加固效果尤為重要的滲透性相關數據。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與不足,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增滲高滲透耐酸型環氧樹脂防水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涂料滲透性好且對兼顧防滲、補強雙重作用,并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及低溫柔韌性。
本發明所述自增滲高滲透耐酸型環氧樹脂防水涂料是由A組分和B組分組成;
所述的A組分由以下質量份數的成分組成:
環氧樹脂: 100份,
含氟有機硅改性環氧活性稀釋劑: 20~50份,
羰基化合物: 30~80份;
所述的環氧樹脂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和/或雙酚F型環氧樹脂,
所述雙酚A環氧樹脂的環氧值為0.51~0.56mol/100g,
所述雙酚F環氧樹脂的環氧值為0.44~0.56mol/100g;
所述含氟有機硅改性活性稀釋劑的合成方法為:將100質量份的雙官能環氧活性稀釋劑與60~120份的氨基含氟有機硅聚合物進行混合,在60~80℃條件下邊攪拌邊反應2~5h得到所述含氟有機硅改性活性稀釋劑;
所述雙官能環氧活性稀釋劑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3-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混合物;
所述氨基含氟有機硅聚合物結構式為:
其中,R為-CH2CH2CH2NH2或-CH2CH2CH2NHCH2CH2NH2,x為0~10,y為12~25,z為0~2,所述氨基含氟有機硅聚合物中氨基質量含量為0.6%~3.0%;所述氨基質量含量為氨基含氟有機硅聚合物中所有-NH2和-NH-的質量含量之和;
所述羰基化合物為丙酮、丁酮、環己酮、2-戊酮、3-戊酮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混合物。
所述B組分由以下質量份數的成分組成:
多元胺:20~60份
硅烷偶聯劑:1~5份
促進劑:2~8份
所述多元胺為脂環胺或改性脂環胺的一種;
所述硅烷偶聯劑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苯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種;
所述促進劑為N,N-二甲基苯胺、芐基二甲胺、2,4,6-三(二甲基氨基)苯酚、鄰羥基芐基二甲胺、N,N-二甲基苯胺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85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