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二極管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6644.8 | 申請日: | 2016-1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41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4 | 
| 發明(設計)人: | 盧怡安;吳俊毅;王篤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二極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提供一外延結構,依次包含生長襯底、第一類型半導體層、有源層和第二類型半導體層;在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上定義焊盤電極區和擴展電極區,并在擴展電極區上依次形成金屬掩膜層和擴展電極,金屬掩膜層的面積完全覆蓋擴展電極區并向外延伸,金屬掩膜層的面積>擴展電極的面積;提供一臨時基板,將其與外延結構接合,并去除生長襯底,裸露出第一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提供一導電基板,將其與外延結構接合,移除所述臨時基板,裸露出部分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部分金屬掩膜層和擴展電極;采用化學蝕刻裸露出來的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形成粗化表面;去除裸露出的金屬掩膜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半導體制造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發光二極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發光二極管具有低能耗,高壽命,穩定性好,體積小,響應速度快以及發光波長穩定等良好光電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照明、家電、顯示屏及指示燈等領域。
現有發光二極管之增光工藝,常見地于器件出光表面制作粗化面以增進出光效率。在粗化蝕刻區域通常會避開焊盤電極與擴展電極等區域,以避免粗化面影響電極與擴展條的平坦面。一般常用工藝會使用光刻膠作為掩膜,將光刻膠覆蓋在欲遮蓋的地方,通常位在電極與擴展條的位置,并大于等于電極與擴展條的區域面積,接著再進行粗化工藝。但在采用基板轉移技術制作高亮度發光二極管中,由于經過鍵合工藝的晶圓片會有不同的曲翹模式,鍵合前后的黃光對位常有錯位的問題,使得擴展電極未受到良好的覆蓋,導致粗化液蝕刻到電極擴展的下方,形成金屬接觸脆弱或脫落的風險。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降低粗化側蝕之發光二級管與制作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1)提供一外延結構,依次包含生長襯底、第一類型半導體層、有源層和第二類型半導體層;(2)在所述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上定義焊盤電極區和擴展電極區,并在所述擴展電極區上依次形成金屬掩膜層和擴展電極,所述金屬掩膜層的面積完全覆蓋所述擴展電極區并向外延伸,所述金屬掩膜層的面積>擴展電極的面積;(3)提供一臨時基板,將其與所述外延結構接合,并去除所述生長襯底,裸露出第一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4)提供一導電基板,將其與所述外延結構接合,移除所述臨時基板,裸露出部分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部分金屬掩膜層和擴展電極;(5)采用化學蝕刻裸露出來的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表面,形成粗化表面;(6)去除裸露出的金屬掩膜層。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形成的金屬掩膜層的厚度為10~200nm,更佳的為50~100nm。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形成的金屬掩膜層的邊緣超出所述擴展電極的邊緣至少2微米,較佳的為2~10微米。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同時在所述焊盤電極區和擴展電極區形成金屬掩膜層。
優選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還包括步驟(7):在所述第二類型半導體層的焊盤電極區形成焊盤電極。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形成的金屬掩膜層與所述第二類型半導體層形成歐姆接觸。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形成的金屬掩膜層的材料選用Au、Cr、Ni、Ti或Pd,較佳選用Au。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同時在所述焊盤電極區形成金屬掩膜層和電極材料層,所述金屬掩膜層與所述焊盤電極區重合,所述電極材料層的材料與所述擴展電極的材料一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未經天津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664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