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3667.3 | 申請日: | 2017-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56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康春華;賈鑫;尹永鐸;趙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20 | 分類號: | B21D22/20;B21D37/10;B21D53/8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0621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面 圓角 立壁面 起皺 材料利用率 補充 車門內板 順序連接 位置落差 防開裂 立壁 汽車覆蓋件沖壓 最大控制點 模具領域 延伸 順滑 | ||
1.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建立第一輔助面(1),所述第一輔助面(1)與產品的第二立壁面(1-2)垂直且沿其向外順延,
第二步:建立第二輔助面(2),所述第二輔助面(2)與產品的第一立壁面(1-1)垂直且沿其向外順延,所述第二輔助面(2)與所述第一輔助面(1)相鄰的一端相接設置,
第三步:根據材料利用率最大控制點確定補充立壁面(3),
第四步:在所述補充立壁面(3)和第二輔助面(2)之間建立立圓角(4),所述立圓角(4)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輔助面(2)相接設置,另一端與所述補充立壁面(3)相接設置,
第五步:在第四步的基礎上,建立上圓角(5),所述上圓角(5)的上端面與所述第一輔助面(1)相接設置,所述上圓角(5)的下端面與順序連接的所述第二輔助面(2)、立圓角(4)和補充立壁面(3)的上端面相接設置,
第六步:建立第三輔助面(6),所述第三輔助面(6)與產品的第三立壁面(1-3)垂直設置且向外延伸,所述第三輔助面(6)與所述補充立壁面(3)、立圓角(4)和第二輔助面(2)相接,
第七步:所述第三輔助面(6)與所述補充立壁面(3)連接處建立凸圓角(7),
第八步:在上方順序連接的所述第二輔助面(2)和立圓角(4)與下方順序連接的所述第三輔助面(6)和凸圓角(7)之間建立凹圓角(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圓角(4)為對稱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圓角(4)由所述第二輔助面(2)的一端向所述補充立壁面(3)的一端漸次縮小,所述上圓角(5)由所述補充立壁面(3)的一端向另一端漸次縮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圓角(7)的半徑按照產品提供的R值設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圓角(8)的半徑按照產品提供的R值設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利用率為45%-48%。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門內板水切位置落差臺防開裂起皺工藝,其特征在于:相接的兩個面在相接點處切線之間的夾角為θ,150度<θ≤18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3667.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