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鋁板制件的拉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92189.4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59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麗;康春華;賈鑫;尹永鐸;趙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22 | 分類號: | B21D22/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0621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制件 拉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覆蓋件沖壓模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鋁板制件的拉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覆蓋件輕量化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鋁制件被用于汽車覆蓋件的設計。由于鋁板特殊的性能,較復雜的制件無法通過一次單動拉延成型。
現階段采用的方法主要為傳統方式的單動拉延,其缺點為以下幾點:
1)、由于鋁板材質屈服強度低,抗拉能力差等特點,制件成型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起皺和開裂現象,制件成型困難。
2)、傳統解決方案為:a.要求產品更改性能較好的材質,需要確認材質更改的可能性;b.與客戶協商更改產品造型,以利于制件成型。如此整個設計階段將延長與客戶協商溝通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不止一次連續拉延的方法,最大程度的保護一次拉延成型的區域,使其不再參與成型,極大的降低其減薄率,同時使一次拉延未充分變形的區域參與成型,使成型均勻化,避免起皺及開裂現象的出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鋁板制件的拉延方法,包括第一步:劃分一序拉延區域和二序拉延區域;
第二步:根據制件素材設計拉延用壓邊圈,所述壓邊圈與下模上下滑動連接,所述壓邊圈設在上模與下模之間;
第三步:制件素材放置在所述壓邊圈上,下模靜止不動,上模向下運動,先與所述壓邊圈閉合,然后所述壓邊圈壓住制件素材隨上模繼續向下運動,直至上模與下模閉合,料片完成一次拉延,制件的一序拉延區域成型;
第四步:根據第一步中劃分的一序拉延區域設計壓料芯,所述壓料芯的外邊界與所述一序拉延區的外邊界相同,所述壓料芯的形狀與制件成品形狀相同,所述壓料芯與上模固定連接;
第五步:一序拉延成型的制件素材放置在下模和所述壓邊圈上,所述壓料芯與下模閉合,將所述第四步中已成型部分作為壓合區域不再參與二次成型,上模向下運動先與壓邊圈閉合且二者一起向下運動,直至與下模閉合,制件的二序拉延區域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壓邊圈大于制件素材邊界20mm~40mm。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步中,所述一序拉延區域和二序拉延區域各自的拉延深度保證基本等深,以較為平緩的二次臺階的內圈為一次拉延區域。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三步中,采用CAE進行數據分析,一序拉延的制件素材延展率大于3%且小于15%,一序拉延起皺系數小于等于5。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五步中,采用CAE進行數據分析,二序拉延的制件素材延展率大于3%且小于15%,二序拉延起皺系數小于等于5。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五步中,二序拉延深度的確定:依據一序拉延的制件在常溫狀態,一分鐘十六次的節拍,制件不產生破裂和起皺缺陷的前提下,滿足二次拉延在常溫狀態,一分鐘十六次的節拍,制件不產生破裂和起皺的缺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發明采用二序拉延的方法,通過壓料芯的設置,即最大程度的保護一序拉延成型的區域,使其不再參與成型,極大的降低其減薄,同時使一序未充分變形的區域參與成型,使成型均勻化,避免起皺及開裂現象的出現,保證制件面品質量,提升了產品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一種用于鋁板制件的拉延方法一序拉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用于鋁板制件的拉延方法二序拉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二次臺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二次臺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制件1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制件1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上模具;2-下模;3-壓邊圈;4-壓料芯;5-制件1的一序拉延邊界線;6-二次臺階;7-制件1的二序拉延邊界線;8-制件2的一序拉延邊界線;9-制件2的二序拉延邊界線。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泊頭市興達汽車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21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