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鹽酸乙胺丁醇的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1696.6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187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皮金紅;趙濤濤;張偉;郭東坡;冉學;張琦;謝國范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13/00 | 分類號: | C07C213/00;C07C213/10;C07C2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潘欣欣 |
| 地址: | 435229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鹽酸 乙胺 丁醇 工藝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制備鹽酸乙胺丁醇的工藝,包括步驟:1)S?(+)?2?氨基?1?丁醇與1,2?二氯乙烷混合,兩者發生反應以形成反應出料;2)反應出料在分離系統中分離出S?(+)?2?氨基?1?丁醇返回到反應器中;3)向分離系統中加入HCl;4)通過結晶得到第一母液和析出的鹽酸乙胺丁醇;5)從所述第一母液中常壓濃縮回收醇后,通過結晶得到第二母液和析出的鹽酸乙胺丁醇,將所述鹽酸乙胺丁醇返回分離系統中;6)向所述第二母液中加入堿調節pH值,然后從中分離所述醇和步驟2)中未完全分離出的S?(+)?2?氨基?1?丁醇,并將該步驟中分離出的S?(+)?2?氨基?1?丁醇除水后返回到反應器中。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合成鹽酸乙胺丁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鹽酸乙胺丁醇被廣泛用于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治療結核桿菌所致的肺結核,亦可用于結核性腦膜炎及非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該藥物占抗結核病藥物市場份額的13%以上。
鹽酸乙胺丁醇(英文名為Ethambutol Hydrochloride),其化學名稱為[2R,2[S-(R*,R*)-R](+)-2,2`-(1,2-乙二基二亞氨基)-雙-1-丁醇二鹽酸鹽,分子式為C10H24N2O2·HCl,分子量為277.23,CAS號為1070-11-7,其結構式為:
目前報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1,2-環氧-3-丁烯、(S)-2-氨基丁酸乙酯、S-(+)-2-氨基-1-丁醇等為起始原料的合成工藝。
而以1,2-環氧-3-丁烯為起始原料制備鹽酸乙胺丁醇的方法具有如下缺點:因為1,2-環氧-3-丁烯為氣體,增加了設備復雜程度,投料量較難把控,合成工序過多。
以(S)-2-氨基丁酸乙酯為起始原料的方法的缺點為:原料較難獲得,價格較昂貴,生產成本過高。
目前運用最廣泛的方法為,S-(+)-2-氨基-1-丁醇與1,2-二氯乙烷直接進行縮合制備乙胺丁醇,縮合完成后需要用NaOH來中和反應產生的HCl,收率較低,并且NaOH對設備腐蝕較大。
而如先將氨基保護再縮合的方法也存在以下不足:原料品種過多、操作相對復雜、產物雜質多、難以規?;瘧谩?/p>
當前乙胺丁醇制備鹽酸乙胺丁醇的方法為向乙胺丁醇中通入干燥的HCl氣體,進行成鹽得到鹽酸乙胺丁醇。但此種方法通HCl氣體的時間相當長,需要18-25小時才能達到所需的pH值。因此該方法占用設備時間長,能源損耗極大,限制了大生產滾動投料時的生產進度。而且HCl氣體不好運輸,如果是自制的話,會產生大量強酸性廢液,廢液較難處理。因此該方法限制了規模化生產的應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鹽酸乙胺丁醇的工藝,所述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S-(+)-2-氨基-1-丁醇與1,2-二氯乙烷在反應器中混合,兩者發生反應以形成反應出料;
2)步驟1)中得到的反應出料在分離系統中分離出S-(+)-2-氨基-1-丁醇后得到剩余物料,并將分離出的S-(+)-2-氨基-1-丁醇返回到所述反應器中;
3)完成步驟2)之后,將所述剩余物料轉移至另一反應器中,向所述反應器中加入HCl;
4)通過結晶得到第一母液的析出的鹽酸乙胺丁醇,分離所述第一母液和鹽酸乙胺丁醇;
5)從所述第一母液中常壓濃縮回收醇后,通過結晶得到鹽酸乙胺丁醇和第二母液,將所述鹽酸乙胺丁醇返回步驟2)中的分離系統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未經武漢武藥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169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穎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機發光器件
- 下一篇:一種合成鹽酸乙胺丁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