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盲區指示眼鏡以及汽車盲區指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90022.4 | 申請日: | 2016-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69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江偉;焦新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C11/00 | 分類號: | G02C11/00;G02C7/12;B60R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盲區 汽車 眼鏡 路況信息 指示系統 指示信息 路況采集 電源部 采集 汽車行駛 實時采集 通信網絡 眼鏡本體 接收部 指示部 兩組 發送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汽車盲區指示眼鏡以及包含該汽車盲區指示眼鏡的汽車盲區指示系統。汽車盲區指示系統包含兩組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和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包含采集部、發送部、電源部以及控制部,可實時采集汽車行駛路途中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并將采集到的汽車盲區路況信息通過通信網絡發送給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汽車盲區指示眼鏡包括:眼鏡本體、接收部、判斷部、指示信息生成部、指示部、電源部以及控制部。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接收到當前路況信息生成指示信息,并根據指示信息進行相應的指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交通安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盲區指示眼鏡以及汽車盲區指示系統。
背景技術
汽車結構中,存在A柱、B柱和C柱,A柱通常指前擋風玻璃和前車門之間的柱子,B柱指位于前門和后車門之間的柱子,C柱指后擋風玻璃與后車門之間的柱子。汽車在轉彎或者進入彎道前駕駛員的視野會被A柱遮擋,造成一個視野上的盲區。此外,后視鏡盲區也是駕駛過程中的一大隱患。這些視野盲區的存在容易引發交通事故,但是這些部件又是汽車必不可少。因此,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如何避免出現視野盲區,成為越來越多人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盲區指示眼鏡以及包含該汽車盲區指示眼鏡的汽車盲區指示系統。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盲區指示眼鏡,與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進行通信連接,接收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并進行相應的指示,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眼鏡本體;接收部,設置于眼鏡本體上,接收多個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發送的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判斷部,設置于眼鏡本體上,根據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判斷汽車盲區內是否有障礙物;指示信息生成部,設置于眼鏡本體上,當判斷部判斷為是時,生成指示信息;指示部,設置于眼鏡鏡框上,基于指示信息生成部輸出的指示信息進行指示;電源部,對接收部、判斷部、指示信息生成部和指示部供電。
在本發明提供的汽車盲區指示眼鏡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指示部包含指示燈和語音指示器中一種或兩種,指示燈根據指示信息進行燈閃爍指示,語音指示器根據指示信息進行語音指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汽車盲區指示系統,具有這樣的特征,包括:至少兩組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實時采集汽車行駛路途中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以及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接收兩組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發送來的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其中,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具有:采集部,采集汽車盲區的路況圖像以及汽車與障礙物的距離作為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發送部,將采集部采集的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發送至汽車盲區指示眼鏡,采集側電源部,對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進行供電,汽車盲區指示眼鏡為上述的汽車盲區指示眼鏡。
在本發明提供的汽車盲區指示系統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采集部包含第一采集單元和第二采集單元,第一采集單元為圖像傳感器,用于采集汽車盲區路況圖像,第二采集單元為超聲波測距傳感器,通過超聲波測得障礙物體和汽車的距離。
在本發明提供的汽車盲區指示系統中,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兩組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中一組設置于汽車的左右后視鏡處,用于采集后視鏡盲區的當前路況信息,另一組設置于汽車的左右A柱處,用于采集A柱盲區的當前路況信息。
發明的作用與效果
本發明所涉及的汽車盲區指示系統包含兩組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和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與汽車盲區指示眼鏡通過通信網絡連接,汽車盲區路況采集裝置可實時采集汽車行駛路途中當前汽車盲區路況信息,并將采集到的汽車盲區路況信息發送給汽車盲區指示眼鏡,汽車盲區指示眼鏡生成指示信息,并根據指示信息進行相應的指示,因此,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可以實時獲取汽車盲區路況的相應指示,方便了駕駛員的行車,而且有效的避免因盲區障礙影響帶來的交通事故。本發明的汽車盲區指示眼鏡和汽車盲區指示系統簡單實用,大大的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9002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