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7988.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溫善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61K36/888;A61P1/14;A61P37/04;C02F1/5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46413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草魚 腸炎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草魚的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草魚是主要的淡水池塘養殖品種之一,具有生長快、肉味鮮美等優點,草魚為食草動物,是很多養殖戶喜歡養殖的優良品種,但草魚病害多、成活率不高,對草魚危害較大的,最常見的應當是草魚的腸炎病,腸炎病為草魚老三病之一,每年都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草魚的腸炎病產生的原因為:個別養殖戶,尤其是新養殖戶,沒有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草魚的生長規律及池塘的自身條件,如注水條件差、水位淺、面積過大或過小、增氧設備不足、新池水質清瘦、老池淤泥過深,而且富營養化或老化、溶解氧長期偏低等綜合因素,仍一味地追求生長高速度,收獲高產量。采取喂至十二分飽與投喂高能高蛋白飼料相結合的養殖方式,使期腸道長期過分充盈,令消化機能始終處于高度興奮至“亢奮”的狀態下。久而久之,造成草魚胃腸道機械性損傷。
發病初期,投喂飼料時,池魚首先出現“炸窩”,即在無驚擾的情況下,群魚突然受驚,瞬間鉆入池底或向外逃躥。繼續投喂,又會陸續回到食場內驚恐地搶食,又不斷地發生“炸窩”。嚴重時群魚無法正常攝食。一周左右出現死亡,往往先死亡較大個體。外觀病魚膘肥肉滿,無顯著病狀,惟有因患腸炎后魚體嚴重失水,眼球凹陷特別明顯。病程稍長,體色發黑,個別尾鰭末梢發白,離群獨游。少數有“赤皮”,多數伴有“爛鰓”和“肝膽綜合癥”等并發癥。鏡檢魚鰓和體表多數無寄生蟲。解剖可見多量紅色腹水,腸道多數被脂肪覆蓋后影約能見,外觀腸前段發紅發炎,剖開腸道都充血、出血,嚴重的(已感染細菌)整個腸道都充血、出血,甚至化膿,肝臟色澤變淡或發綠,膽囊腫大。此時的魚體已經嚴重消瘦,骨格輪廓凸出。隨機抽檢發病池塘中的“好魚”,多數可見腸道前段即第二大彎處,已經充血和發炎。草魚腸炎病病愈的表現為吃食活躍、眼球正常、不獨游、肛門不外突、無紅腫和腹腔無積水,輕壓腹部時從肛門不流出淡黃色液體。
目前的對于草魚腸炎病的防治主要方法為采用控制水體和化學物質撒入水中,采取消滅水中細菌的方式防治草魚腸炎病,也因此造成化學物質用量過多,容易草魚體內化學物質殘留過多,進而影響食用人群的身體健康,因此,研究草魚的腸炎病的防治,提高草魚的抗病能力且不影響食用人群身體健康的養殖技術具有廣大的市場應用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該技術通過在進水口處又設置草藥包,利用水源的沖擊力將草藥包中的干料草藥緩慢釋放,殺滅水中的細菌,促進草魚消化;本發明還通過在養殖池底養殖水草、強化草魚的運動能力和對病魚采取隔離養殖的技術手段,增強草魚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從而有效防治腸炎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池管理:距離水源15-20m處深挖泥土,形成深度為2.2-2.5m,長度為55-75m,寬度為35-50m的長方形養殖池,在養殖池的寬邊的中間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養殖池底面平直且與出水口所在的側面呈70-80度角,在養殖池底面與出水口所在的側面的連接處深挖一條直徑為20-30cm的凹形槽,保持養殖池內水的流動速率為500-800cm3/min,在進水口設有雙層濾網,雙層濾網中間放置有重量為200-300g的草藥包;
(2)混養管理:在養殖池挖好后在池底鋪上一層厚度為2-4cm的腐熟肥料,曝曬15-20天,往池內注入高度為10-20cm的活水,接著在養殖池底種植6000-8000株水草,待水草生長42-50天后,往池內注入高度為1.8-2.2m的活水,在池內放養草1-2萬尾魚苗,每隔20-25天向池內噴灑5-10kg復合抗病劑,每天用魚驅趕設備驅趕草魚30-45min;
(3)病魚管理:當在養殖池邊發現肛門外突紅腫,肚子膨大,腹腔積水,輕壓腹部時從肛門流出淡黃色液體的病魚,立即撈出,放入含有質量分數為0.005-0.008%殺菌劑的消毒池中養殖5-7天,然后放到隔離池進行隔離養殖10-15天,在病魚病愈后2-3天才能回到養殖池繼續養殖。
在本發明中,作為進一步說明,步驟(1)所述的草藥包由下述方法制備:按重量份數計,將25-40份艾草,10-20份金銀花,13-17份苦楝樹葉,8-15份連翹,5-12份檸檬皮,15-26份桉樹葉,6-14份桂皮,6-10份千里光,8-16份蒲公英和12-30份菖蒲葉混合切碎,在120-135℃的高溫蒸汽條件下熱處理20-35s,裝入濾網袋中,得到草藥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79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林下生態養雞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雞產蛋量的養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