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7988.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75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溫善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61K36/888;A61P1/14;A61P37/04;C02F1/50;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但玉梅 |
| 地址: | 546413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草魚 腸炎 養殖 方法 | ||
1.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養殖池管理:距離水源15-20m處深挖泥土,形成深度為2.2-2.5m,長度為55-75m,寬度為35-50m的長方形養殖池,在養殖池的寬邊的中間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養殖池底面平直且與出水口所在的側面呈70-80度角,在養殖池底面與出水口所在的側面的連接處深挖一條直徑為20-30cm的凹形槽,保持養殖池內水的流動速率為500-800cm3/min,在進水口設有雙層濾網,雙層濾網中間放置有重量為200-300g的草藥包;
(2)混養管理:在養殖池挖好后在池底鋪上一層厚度為2-4cm的腐熟肥料,曝曬15-20天,往池內注入高度為10-20cm的活水,接著在養殖池底種植6000-8000株水草,待水草生長42-50天后,往池內注入高度為1.8-2.2m的活水,在池內放養草1-2萬尾魚苗,每隔20-25天向池內噴灑5-10kg復合抗病劑,每天用魚驅趕設備驅趕草魚30-45min;
(3)病魚管理:當在養殖池邊發現肛門外突紅腫,肚子膨大,腹腔積水,輕壓腹部時從肛門流出淡黃色液體的病魚,立即撈出,放入含有質量分數為0.005-0.008%殺菌劑的消毒池中養殖5-7天,然后放到隔離池進行隔離養殖10-15天,在病魚病愈后2-3天才能回到養殖池繼續養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草藥包由下述方法制備:按重量份數計,將25-40份艾草,10-20份金銀花,13-17份苦楝樹葉,8-15份連翹,5-12份檸檬皮,15-26份桉樹葉,6-14份桂皮,6-10份千里光,8-16份蒲公英和12-30份菖蒲葉混合切碎,在120-135℃的高溫蒸汽條件下熱處理20-35s,裝入濾網袋中,得到草藥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水草為黑輪藻、野菱角和狐尾藻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復合抗病劑由重量比為300-500:15-25:6-11的乳酸菌菌懸液、溶菌酶和β-1,3-葡聚糖酶混合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殺菌劑由重量比為13-28:25-43:3-7:15-37的呋喃西林、姜汁、次氯酸鈉和水混合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網袋的孔徑為1-5m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防草魚腸炎病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菌菌懸液的濃度為106-108cfu/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陸地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798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林下生態養雞方法
- 下一篇:一種提高雞產蛋量的養雞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