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斑玉蕈原種菌絲的人工接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0968.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振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振平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12N1/14;C12R1/645;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55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斑玉蕈 原種 菌絲 人工 接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斑玉蕈菌的人工栽培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斑玉蕈是北溫帶一種優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感極佳,還具有獨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說。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預防衰老、延長壽命的獨特功效。作為大眾消費的食品其貨架期長,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斑玉蕈形態特征: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3-15cm,幼是扁半球形,后稍平展,中部稍凸起,污白色淺灰白黃色,表面平滑,水浸狀,中央有淺褐色印隱斑紋(似大理石花紋)。菌肉白色,稍厚。菌褶污白色,近直生,密或稍稀,不等長。菌柄細長稍彎曲,長3-11cm,粗0.5-1cm,表面白色,平滑或有縱條紋,實心,往往叢生而基部相連或分叉。孢子卵白色。孢子光滑,無色,寬橢圓形或近球形,4-5.5μm×3.5-4.2μm。
斑玉蕈生態習性:夏末至秋季生闊葉樹枯木及倒腐木上,叢生。
斑玉蕈經濟價值:可食用,日本及中國已人工栽培。與榆生離褶傘形態近似,但此種表面不呈現花紋狀印斑。有報道抗癌。
斑玉蕈藥用價值:斑玉蕈是北溫帶一種優良的食用菌。斑玉蕈味比平菇鮮,肉比滑菇厚,質比香菇韌,口感極佳,還具有獨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說。上海農科院食用菌所90年代以來張婤先生就對斑玉蕈的栽培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獲得了成功,"蟹味菇"的名稱由此而來。每100克可食部分含水量92.5克,蛋白質2.1克,脂質0.3克,碳水化合物(糖質3.7克,纖維0.7克),灰分0.7克(其中鈣2毫克,磷75毫克,鐵1.1毫克),維生素A1U,維生素B10.08毫克,維生素B20.5毫克(可以加速體內脂肪的代謝,有美容的效果)。斑玉蕈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包括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類,對青少年智、增高起著重要作用。斑玉蕈子實體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腫瘤活性,而且從斑玉蕈中分離得到的聚合糖酶的活性也比其它菇類要高許多,其子實體熱水提取物和有機溶劑提取物有清除體內自由基作用,因此,有防止便秘、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預防衰老、延長壽命的獨特功效。作為大眾消費的食品其貨架期長,是一種低熱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斑玉蕈子實體叢生,每叢15~50株不等,有時散生,散生時數量少而菌蓋大。菌蓋幼時半球形,邊緣內卷后逐漸平展,直徑4~15厘米,近白色至灰褐色,中央帶有深色大理石狀斑紋。菌褶近白色,與菌柄成圓頭狀直生,密集至稍稀。菌柄長3~10厘米,粗0.3~0.6厘米,偏生或中生。孢子闊卵形至近球形,顯微鏡下透明,成堆時白色。
發明內容
為了栽培出斑玉蕈安全可食用菌種,本人發明了一種斑玉蕈菌種的培養方法,這種培養方法培養的斑玉蕈菌種純度高,沒有雜菌,安全性好。
斑玉蕈原種菌絲的人工接種方法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按下面的步驟進行:一、瓊脂培養基準備:瓊脂100份、南瓜100份、水1000份,將南瓜切成碎片后加入水中加熱至100℃煮熟,將南瓜過濾取汁,汁液與瓊脂混合滴入試管中加熱至50℃~60℃后攪拌均勻,將試管與平面成三十度角靜置降溫成為斜面培養基;二、母種培養:在斑玉蕈子實體上用滅菌工具切取一小塊菌體,放進斜面培養基上中間,塞緊試管口,于25℃~30℃時培養7~8日,菌絲長滿試管即為母種;三、培養基調制:花生苗30~40份、甘蔗渣20~30份、木屑20~30份、木薯渣20~30份,將各原料混合搗碎成直徑≤0.1cm的碎粒,再混入適量水分,達到手捏沾結但不出水為佳,成為混合料;四、培養基滅雜菌:將混合培養料加熱至70℃~80℃一分鐘后自然降低溫度至20℃~30℃;五、培養基成形與菌種種植:將高溫滅菌后的混合培養料裝入塑料盆,裝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斑玉蕈母種菌塊,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層混合培養料,用平板稍作壓平,均勻噴灑干凈清水至剛好潮濕,大棚或室內操作;六、覆膜保濕保溫:培養基面用一透明薄農膜覆蓋,四周用土塊壓住;七、菌種生長期間的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干燥時適當噴水;保持大棚內溫度25℃~30℃作為催菇期的溫度;八、出菇期間的管理:斑玉蕈生長期溫度為25℃~35℃為宜,斑玉蕈菌種體出菇期后三天應揭開薄農膜,太陽光線過強時要增加遮陽膜,保持陰性光線度和潮濕的環境,當子實體球狀直徑達到6.5~8.5cm時就要及時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振平,未經周振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9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香菇的菌苞脫袋裝置
- 下一篇:一種簡易草菇工廠化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