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斑玉蕈原種菌絲的人工接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80968.2 | 申請日: | 2016-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0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周振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振平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12N1/14;C12R1/645;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5500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斑玉蕈 原種 菌絲 人工 接種 方法 | ||
1.斑玉蕈原種菌絲的人工接種方法,其特征是按下面的步驟實施進行:一、瓊脂培養基準備:瓊脂100份、南瓜100份、水1000份,將南瓜切成碎片后加入水中加熱至100℃煮熟,將南瓜過濾取汁,汁液與瓊脂混合滴入試管中加熱至50℃~60℃后攪拌均勻,將試管與平面成三十度角靜置降溫成為斜面培養基;二、母種培養:在斑玉蕈子實體上用滅菌工具切取一小塊菌體,放進斜面培養基上中間,塞緊試管口,于25℃~30℃時培養7~8日,菌絲長滿試管即為母種;三、培養基調制:花生苗30~40份、甘蔗渣20~30份、木屑20~30份、木薯渣20~30份,將各原料混合搗碎成直徑≤0.1cm的碎粒,再混入適量水分,達到手捏沾結但不出水為佳,成為混合料;四、培養基滅雜菌:將混合培養料加熱至70℃~80℃一分鐘后自然降低溫度至20℃~30℃;五、培養基成形與菌種種植:將高溫滅菌后的混合培養料裝入塑料盆,裝料深度2cm~3cm,表面撒上斑玉蕈母種菌塊,撒料密度:1 g~1.5g/m2,再撒一薄層混合培養料,用平板稍作壓平,均勻噴灑干凈清水至剛好潮濕,大棚或室內操作;六、覆膜保濕保溫:培養基面用一透明薄農膜覆蓋,四周用土塊壓住;七、菌種生長期間的管理: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干燥時適當噴水;保持大棚內溫度25℃~30℃作為催菇期的溫度;八、出菇期間的管理:斑玉蕈生長期溫度為25℃~35℃為宜,斑玉蕈菌種體出菇期后三天應揭開薄農膜,太陽光線過強時要增加遮陽膜,保持陰性光線度和潮濕的環境,當子實體球狀直徑達到6.5~8.5cm時就要及時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振平,未經周振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8096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香菇的菌苞脫袋裝置
- 下一篇:一種簡易草菇工廠化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