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臘肉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71060.5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1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遠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猴源農特產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3/40 | 分類號: | A23L13/40;A23B4/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 地址: | 550400 貴州省黔南布依***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臘肉 制備工藝 金銀花 三七粉 重量計 茶樹 肉制品 茶香 醇味 發亮 烘干 肉質 枝干 八角 白酒 花椒 香氣 食鹽 豬肉 本色 透明 保存 加深 安全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臘肉,按照重量計,由豬肉80~100份、食鹽3~5份、白酒2~4份、花椒0.5~1份、八角0.5~1份、金銀花0.5~1份和三七粉0.5~1份組成。本發明方法安全高效,保證了臘肉的傳統本色,色澤焦黃、透明發亮、表里一致、香氣彌漫、醇味綿遠、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而且肉制品臘味濃郁;熏烤烘干利用茶樹枝干進行燒火熏烤,加深了臘肉的自然茶香,臘肉制備工藝簡單,臘肉口感好,臘肉保存時間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臘肉,屬于農特產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臘肉是中國腌肉的一種,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貴州一帶,由于通常是在農歷的臘月進行腌制,所以稱作“臘肉”。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傳統的臘肉一般是將肉料進行腌漬和熏烤,腌漬時用香料揉搓入味,然后靜置一段時間,然后熏烤,傳統的熏烤是直接在房間內掛置肉條,然后肉條下方燒火熏烤,此方法 效率低,且有火災隱患,不宜規模化生產 ;現在有專用的臘肉烘烤機器設備,采用香油熏蒸,電熱烘烤,這樣做的臘肉雖然外觀漂亮,但熏制味難以入肉味中,中看不中吃,且口感生硬單調,失去了傳統上應有的風味特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臘肉。該臘肉制備工藝簡單,臘肉口感好,臘肉保存時間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臘肉,按照重量計,由豬肉80~100份、食鹽3~5份、白酒2~4份、花椒0.5~1份、八角0.5~1份、金銀花0.5~1份和三七粉0.5~1份組成。
前述的臘肉,由豬肉90份、食鹽4份、白酒3份、花椒0.7份、八角0.7份、金銀花0.7份和三七粉0.7份組成。
前述的臘肉,所述臘肉為豬腿肉、三線肉或凈瘦肉。
前述的臘肉,所述花椒、八角、金銀花和三七粉按照1:1:1:1混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飼料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方法安全高效,保證了臘肉的傳統本色,色澤焦黃、透明發亮、表里一致、香氣彌漫、醇味綿遠、肉質細嫩、肥而不膩,而且肉制品臘味濃郁;熏烤烘干利用茶樹枝干進行燒火熏烤,加深了臘肉的自然茶香,臘肉制備工藝簡單,臘肉口感好,臘肉保存時間長。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實施例1。
一種臘肉,按照重量計,由豬肉80~100份、食鹽3~5份、白酒2~4份、花椒0.5~1份、八角0.5~1份、金銀花0.5~1份和三七粉0.5~1份組成。
本發明的實施例2。
一種臘肉,按照重量計,由豬肉90份、食鹽4份、白酒3份、花椒0.7份、八角0.7份、金銀花0.7份和三七粉0.7份組成。
本發明的實施例3。
一種臘肉,按照重量計,由豬肉80份、食鹽3份、白酒2份、花椒0.5份、八角0.5份、金銀花0.5份和三七粉0.5份組成。
前述的臘肉,所述臘肉為豬腿肉、三線肉或凈瘦肉。
前述的臘肉,所述花椒、八角、金銀花和三七粉按照1:1:1:1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猴源農特產開發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猴源農特產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710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杞豆美容皮肉糕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山楂牛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