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及回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9460.2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20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珩;巫德貞;謝昆君;唐紫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21/02 | 分類號: | B01D21/02;B01D21/24;B01D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031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漿液 回收 利用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漿水沉淀池,其為方形水池,所述漿水沉淀池內設置有阻隔網,阻隔網的形狀與漿水沉淀池的橫截面相匹配,阻隔網的四條邊與漿水沉淀池相對應的內壁之間的距離為0.2-0.5cm,且阻隔網設置在漿水沉淀池的中下部,所述漿水沉淀池內還設有:
兩組升降機構,其分別設置在阻隔網相對的兩側,所述升降機構包括:
第一驅動電機,其設置在所述漿水沉淀池外,其輸出軸水平穿過所述漿水沉淀池與第一蝸桿、轉軸以及第二蝸桿依次連接以帶動所述第一蝸桿、轉軸和所述第二蝸桿同步水平轉動;
兩根絲桿,其分別與所述第一蝸桿和第二蝸桿通過螺紋垂直連接以使第一蝸桿和第二蝸桿水平轉動時帶動所述兩根絲桿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所述兩根絲桿分別與第一蝸桿和第二蝸桿的接觸處設置有兩個分別限制絲桿和所述第一蝸桿發生移動以及限制絲桿和第二蝸桿發生移動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面向下設置有可供所述絲桿上下運動的保護套筒;
兩個圓盤,其分別設置在所述兩根絲桿的頂部,所述兩個圓盤與阻隔網通過緊固件連接;
第一攪拌裝置,其設置在阻隔網的下方,所述第一攪拌裝置包括第二驅動電機和攪拌軸,攪拌軸一端的葉片穿過阻隔網設置在漿水沉淀池的下部,攪拌軸的另一端與第二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
第一水泵,其抽水端與漿水沉淀池的上部連通;
第二水泵,其抽水端與漿水沉淀池的下部連通;
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水位傳感器以及泥漿濃度感應器,所述控制器設置漿水沉淀池外部,所述水位傳感器設置在漿水沉淀池中,所述泥漿濃度感應器設置所述漿水沉淀池內壁的中部,阻隔網的最低高度低于泥漿感應器的高度,所述控制器與所述水位傳感器、所述泥漿濃度感應器以及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一攪拌裝置連接,所述控制裝置設置為:當泥漿濃度感應器感應漿水濃度大于泥漿濃度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第一攪拌裝置不工作;當泥漿濃度感應器感應漿水濃度小于泥漿濃度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工作,其中,當所述水位傳感器感受水位超過水位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繼續工作,當所述水位傳感器感受水位降低至水位預設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停止工作,同時控制器控制第一攪拌裝置工作;
盛水池,其與第一水泵的出水端連通;
螺旋分砂機,其側壁上設置有砂漿進口和出水口,其頂部設置有出砂口,所述砂漿進口與第二水泵的出水端連通;以及
泥漿回收池,其與螺旋分砂機的出水口連接,所述泥漿回收池內還設置有第二攪拌裝置和超聲波發生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網為金屬網,且所述阻隔網的網眼為6-8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壓水槍,所述高壓水槍與盛水池連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水位預設值的高度不低于泥漿濃度感應器的高度。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漿液回收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電機輸出軸、第一蝸桿、轉軸、第二蝸桿、絲桿以及固定座上均設置有防水防銹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廣西金洪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946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固定式河水物理凈化機
- 下一篇:廢氣密閉刮吸泥一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