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別薯類食品中是否摻雜異種淀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69111.0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13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木泰華;張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7/447 | 分類號: | G01N27/44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別 薯類 食品 是否 摻雜 淀粉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食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鑒別薯類食品中是否摻雜異種淀粉的方法,具體為:提取待測樣品和薯粉標準品中的蛋白,然后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進行測定,通過待測樣品與薯粉標準品的蛋白條帶判定待測樣品中是否含有異種蛋白,以及含有何種異種淀粉。該方法直接以待鑒別的異種淀粉作為標準品,可準確反映原料粉中蛋白的全部信息,能夠防止漏檢,提高鑒別結果的精準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鑒別薯類食品中是否摻雜異種淀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薯類是世界上僅次于小麥、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糧食作物。我國是薯類生產大國,2014年我國薯類總產量約1.67億噸,居世界首位。淀粉約占薯類干重的50-80%,是薯類的主要組成成分,薯類大多被用于制作粉條、粉絲及淀粉相關制品等。其中,由薯類制成的粉條或粉絲深受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亞洲國家和地區消費者的喜愛。
目前,薯類食品的相關檢測標準缺乏,同時由于不同來源食用淀粉價格的明顯差異,造成薯類食品中摻雜異種淀粉現象嚴重,從而導致薯類食品品質參差不齊,擾亂了市場秩序及企業的公平競爭,侵害了消費者權益,嚴重阻礙了薯類加工業的健康發展。
傳統薯類食品尤其是薯類粉條或粉絲的鑒別方法主要有目測法、光檢法、火檢法、品嘗法或價格法等,其存在的問題是:只能通過觀察透明度、聞味、口感、價格高低等來初步推測食品中有無其他雜質或是否添加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
申請號為201510921013.7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采用電泳法對粉條/粉絲中是否摻雜異種蛋白的鑒別方法,該方法①標準品為蛋白純品,因其不是原料粉中的全蛋白,不能準確反映原料粉中蛋白的全部信息,從而有可能造成漏檢;②樣品預處理采用Tris-HCl,聚丙烯凝膠電泳膠片上背景顏色較深,特征條帶不易識別,鑒別易受干擾。因此,提出新的鑒別方法,對于促進我國薯類加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鑒別薯類食品中是否摻雜異種淀粉的方法,該方法直接以待鑒別的異種淀粉作為標準品,可準確反映原料粉中蛋白的全部信息,能夠防止漏檢,提高鑒別結果的精準度。具體的鑒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待測樣品溶液:取薯類食品,粉碎或熟制后研磨,向其中加入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甘油、二硫蘇糖醇的中性磷酸鹽緩沖溶液,使蛋白溶出,取溶有蛋白的溶液,即得;
(2)制備標準樣品溶液:取制備所述薯類食品的薯粉原料以及待鑒別的所述異種淀粉的標準品,加入含有或不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的中性磷酸鹽緩沖溶液,使蛋白溶出,取溶有蛋白的溶液,即得;
(3)檢測與判定:采用凝膠電泳法對所述待測樣品溶液和標準樣品溶液進行檢測,通過電泳條帶判定薯類食品中是否摻雜有異種淀粉。
其中,本發明所述的薯類食品是以馬鈴薯粉/淀粉和/或甘薯粉/淀粉為原料制備而成的食品。所述食品包括但不局限于粉條、粉絲、粉皮、涼粉、薯片、薯條、薯干、薯脯、薯類飲料、薯類饅頭、薯類面包、薯類面條、薯類花卷、薯類烤馕、薯類油條、薯類蛋糕、薯類餃子皮、薯類煎餅、薯類窩窩頭、薯類發糕、薯類餅干中的一種或幾種。具有適用范圍廣,普適性強的優勢。
優選地,所述異種淀粉選自木薯粉、木薯淀粉、玉米粉、玉米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薯粉原料的標準品選自馬鈴薯粉、馬鈴薯淀粉、甘薯粉、甘薯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鑒別方法,可用于鑒定馬鈴薯和/或甘薯食品中是否摻雜有玉米淀粉和/或木薯淀粉,達到快速準確的對馬鈴薯和/或甘薯食品質量監控的目的。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采用與本發明類似的鑒別方法,同樣可以實現其他摻雜粉/淀粉的鑒別,如大米粉/淀粉、小麥粉/淀粉、大豆粉/淀粉、高粱粉/淀粉、大麥粉/淀粉、青稞粉/淀粉、谷子粉/淀粉、糜子粉/淀粉、燕麥粉/淀粉、蕎麥粉/淀粉、食用豆粉/淀粉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911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