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CNFET的三值或非門及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有效
| 申請(qǐng)?zhí)枺?/td> | 201611165143.3 | 申請(qǐng)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hào): | CN1068473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8 |
| 發(fā)明(設(shè)計(jì))人: | 汪鵬君;龔道輝;張會(huì)紅;康耀鵬 | 申請(qǐng)(專利權(quán))人: | 寧波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hào): | G11C8/10 | 分類號(hào): | G11C8/10;G11C11/418 |
| 代理公司: | 寧波奧圣專利代理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方小惠 |
| 地址: | 315211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基于 cnfet 非門 地址 譯碼器 | ||
1.一種基于CNFET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NFET管、第二CNFET管、第三CNFET管、第四CNFET管、第五CNFET管、第六CNFET管、第七CNFET管、第八CNFET管、第九CNFET管、第十CNFET管和第十一CNFET管;所述的第三CNFET管、所述的第四CNFET管、所述的第七CNFET管、所述的第八CNFET管和所述的第十CNFET管均為P型CNFET管,所述的第一CNFET管、所述的第二CNFET管、所述的第五CNFET管、所述的第六CNFET管、所述的第九CNFET管和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均為N型CNFET管;所述的第一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四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七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八CNFET管的源極和所述的第十CNFET管的源極均接入第一電源,所述的第一CNFET管的漏極接入第二電源,所述的第二電源的電壓是所述的第一電源的電壓的一半;所述的第八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九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十CNFET管的柵極和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的柵極連接且其連接端為所述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的輸入端;所述的第二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三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八CNFET管的漏極和所述的第九CNFET管的漏極連接且其連接端為所述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的第一輸出端;所述的第二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五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六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九CNFET管的源極和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的源極均接地;所述的第六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七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十CNFET管的漏極和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的漏極連接,所述的第四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五CNFET管的柵極、所述的第六CNFET管的漏極和所述的第七CNFET管的漏極連接且其連接端為所述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的第三輸出端;所述的第一CNFET管的源極、所述的第二CNFET管的漏極、所述的第三CNFET管的漏極和所述的第五CNFET管的漏極連接且其連接端為所述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的第二輸出端;所述的第三CNFET管的源極和所述的第四CNFET管的漏極連接。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NFET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CNFET管的管徑為1.018nm,所述的第二CNFET管的管徑、所述的第三CNFET管的管徑、所述的第四CNFET管的管徑、所述的第五CNFET管的管徑、所述的第七CNFET管的管徑、所述的第八CNFET管的管徑和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的管徑均為0.783nm,所述的第六CNFET管的管徑和所述的第九CNFET管的管徑均為1.487nm,所述的第十CNFET管的管徑為1.488nm。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NFET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電源為0.9v,所述的第二電源為0.45v。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CNFET的三值1-3線地址譯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CNFET管的閾值電壓為0.428v,所述的第二CNFET管的閾值電壓和所述的第五CNFET管的閾值電壓均為0.557v,所述的第三CNFET管的閾值電壓和所述的第四CNFET管的閾值電壓均為-0.557v,所述的第六CNFET管的閾值電壓和所述的第九CNFET管的閾值電壓均為0.289v,所述的第七CNFET管的閾值電壓和所述的第八CNFET管的閾值電壓均為-0.557v,所述的第十CNFET管的閾值電壓為-0.289v,所述的第十一CNFET管的閾值電壓為0.557v。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寧波大學(xué),未經(jīng)寧波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qǐng)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5143.3/1.html,轉(zhuǎn)載請(qǐng)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