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良豬肉粗糙堅硬色暗的豬肉改良液體飼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64355.X | 申請日: | 2016-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12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馮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云 |
| 主分類號: | A23K50/30 | 分類號: | 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20/111;A23K20/121;A23K20/142;A23K20/147;A23K20/158;A23K20/163;A23K20/2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南***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良 豬肉 粗糙 堅硬 液體 飼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物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良豬肉粗糙堅硬色暗的豬肉改良液體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做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不僅是人重要的口糧資源、動物的能量飼料,也是食品、紡織、醫藥、畜牧飼料添加劑工業以及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原料。近年來,由于玉米及其加工副產品普遍易感染霉菌毒素,給我國養豬業帶來極大的損失和危害。故有專家稱當今霉菌毒素是中國豬群健康的第一殺手。豆粕作為畜禽日糧的主要蛋白質原料,在傳統的豬日糧中占20%-30%比例,而中國80%左右的大豆需用進口,豆粕定價話語權完全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隨著中國畜牧業的迅速發展,對飼料原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傳統的“玉米-豆粕”型日糧急需改進,如何就地取材、廣辟飼料資源取代價格高昂的玉米、豆粕,降低飼料成本,增加養殖效益,是擺在國人和從事動物營養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次粉又稱黑面、黃粉,是以小麥為原料提取的精特粉等人用面粉去掉表皮后,含有小麥二層皮和少量尾麩,口感稍差的次級黑面。其蛋白質在14%-15%,豬消化能近似玉米,含亞油酸1.7%-1.8%,各種氨基酸含量是玉米的2-3倍,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含量均高于玉米,尤其胡蘿卜素達3.0mg/kg,是玉米的4倍,并含有多種未知因子,從營養角度分析,用次粉全部代替玉米和大部分豆粕是可行的。在《次粉在豬飼料中的應用研究》一文,作者對小豬、中大豬、母豬通過設計次粉與濃縮料、麩皮配合的飼料配方進行飼喂,以實現次粉營養價值的提升。縱覽此方案,就會輕而易舉地發現此方案中存在著幾個不足:一是飼料配方所使用的原料過于單一,制得的飼料營養不十分豐富,這對豬的生長發育和產量提升不是十分有利;二是作者對原料的處理不夠精細,導致產品的口感、味覺大大降低,嚴重影響豬的食欲;三是飼料的功能單一,不能很好地調節豬的生長發育及生理狀態,四是飼料的適口性較差,不能引起豬的采食興趣,容易導致厭食癥。因此,本發明對其做了改進,在處理過程中引入了輔料的配合從而補充了次粉營養含量的不足,并增加了對原料的處理和加工,飼料制成液體狀形態,更有利于營養的充分吸收和適口性提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良豬肉粗糙堅硬色暗的豬肉改良液體飼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改良豬肉粗糙堅硬色暗的豬肉改良液體飼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次粉720-780、玉米秸膨化粉54-58、南瓜皮渣34-36、食鹽1.4-1.6、氨基酸螯合鐵0.5-0.7、苜蓿皂甙0.02-0.05、籽粒莧23-26、松針16-18、豆粕100-120、桑白皮發酵物5-6、海藻酸鈉1.4-1.8、香蒲5-6、石榴花3-4、胡椒籽2-3、馬鈴薯渣74-78、桑葚渣23-26、阿魏酸1.4-1.5、山梨糖醇0.5-0.7、活性乳酸菌粉0.4-0.5、葡萄糖酸鈣1.3-1.5、褐藻發酵粉13-15、香菇蛋白粉2-3、肉桂油0.5-0.8。
所述的改良豬肉粗糙堅硬色暗的豬肉改良液體飼料,其制備方法如下:
(1)將次粉與玉米秸膨化粉、南瓜皮渣混合粉碎,放入反應釜中,加入總重量4-6倍的水混合攪拌均勻,設置反應釜的溫度為110-115℃、攪拌轉速為240-280r/min,保溫攪拌40-60min,然后將溫度降至96-98℃,并向里面加入食鹽、氨基酸螯合鐵、苜蓿皂甙混合,繼續攪拌反應3-4h,再對反應液進行濃縮干燥,得到改性次粉;
(2)將籽粒莧、松針與其重量份3-5倍的水混合破碎成漿,然后加入到豆粕中攪拌混勻,在90-95℃溫度下加熱40-60min后取出,向里面加入桑白皮發酵物、海藻酸鈉混合,再放入烘焙箱中,設置溫度為150-160℃,烘焙20-25min后取出粉碎,得到改性豆粕;
(3)將香蒲、石榴花、胡椒籽混合,加入其重量份3-5倍的水浸提50-60min,過濾保留濾液,向濾液中加入馬鈴薯渣和桑葚渣混合,加熱至85-88℃,保溫15-20min,取出,再與阿魏酸、山梨糖醇混合,裝入桶中密封保藏20-24h,得到改性馬鈴薯渣;
(4)將改性次粉、改性豆粕及改性馬鈴薯渣放入發酵罐中,加入總重量8-10倍的水混合,然后開啟攪拌器,設置轉速為150-160r/min,升高罐溫至36-40℃并進行保溫,向罐中加入活性乳酸菌粉攪拌混勻,持續攪拌發酵58-64h,在發酵24h后,將葡萄糖酸鈣、褐藻發酵粉和香菇蛋白粉加入發酵罐中一起發酵,發酵過程中,維持pH在5.5-6.5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云,未經馮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6435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