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611158998.3 | 申請日: | 2016-12-15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發明(設計)人: | 張朋玲;劉統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師范大學 |
主分類號: | C01B37/02 | 分類號: | C01B37/02;B01J29/03 |
代理公司: | 新鄉市平原專利有限責任公司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7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超介孔 晶體 復合材料 合成 方法 | ||
1.一種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1)導向劑的配制,將去離子水加入到質量濃度為20%-25%的四丙基氫氧化銨水溶液中,在攪拌的條件下加入正硅酸乙酯,將得到的反應混合物置于反應釜中,在100℃的烘箱中陳化得到澄清溶液即為導向劑;
(2)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將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F127溶于濃鹽酸與去離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在40℃的水浴中攪拌混合均勻后加入步驟(1)得到的導向劑并繼續攪拌過夜,將得到的混合溶液轉移至140℃的烘箱中靜置12h,再將混合溶液的pH值調節至堿性,然后轉移至160-200℃的烘箱中晶化10-30min,將晶化后的溶液抽濾后自然晾干,再將晾干后的樣品于550-800℃高溫焙燒5h得到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正硅酸乙酯與四丙基氫氧化銨水溶液的質量比為1: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濃鹽酸與去離子水的用量分別為1g聚環氧乙烷-聚環氧丙烷-聚環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F127對應濃鹽酸和去離子水的體積分別為1-10mL和30-70m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混合溶液的pH值調節為12-13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超介孔/大孔-晶體墻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晶化溫度為1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師范大學,未經河南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99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