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8666.5 | 申請日: | 201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1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龐志軍;徐文良;張磊;孔祥翼;初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C13/30 | 分類號: | B64C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 地址: | 110035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功用 機械 綜合 運動 機構 | ||
本發明提供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完成由操縱桿以手動操縱方式對第二位移輸出拉桿(23)和第一位移輸出拉桿(21)的同向位移輸出;由液壓舵機(16)以自動無級操縱方式對第二位移輸出拉桿(23)和第一位移輸出拉桿(21)的反向位移輸出;由直線電機(2)以自動有級操縱方式對第二位移輸出拉桿(23)和第一位移輸出拉桿(21)的反向位移輸出。本發明所提供的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三種工作狀態相互獨立,互不干涉,共同完成對輸出的有序控制,組成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運動副都采用低運動副,故障率低,可靠性高,可維護性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的發展以及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單一的基本機構往往不能滿足復雜多樣的機械系統自動化的要求。有很多機械系統需要在多種工作模式,這就需要一種機械運動綜合裝置,去實現機械系統多功能需求。而現在的機械運動綜合裝置有些由于簡單,工作模式單一而無法實現多功能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能夠實現3個機械位移輸入進行綜合后,產生2個機械位移輸出。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設置在安裝座上,包括三個位移輸入端口,兩個位移輸出拉桿,設置在該安裝座上的兩個拱形搖臂和軸一,多個拉桿,多個搖臂,以及第一連桿組件和第二連桿組件;
位移輸入端口與拉桿一端相連,該拉桿另一端通過搖臂與拱形搖臂相連,該拱形搖臂中設置有與搖臂鉸接的撐桿,該搖臂通過第一連桿組件與位移輸出拉桿相連;同時該搖臂安裝到位于安裝座上的搖臂上,該搖臂通過拉桿與搖臂相連,搖臂一端固連在軸一,該搖臂另一端連接有搖臂,該搖臂通過第二連桿組件與位移輸出拉桿相連,并且該搖臂還與拱形搖臂中的撐桿相鉸接,兩拱形搖臂之間通過拉桿相連接;該軸一上還連接有搖臂,該搖臂一端與位移輸入端口連接,該搖臂另一端通過拉桿與位移輸入端口相連。
優選地是,所述第一連桿組件包括傳動搖臂、連桿,所述連桿一端與所述搖臂連接,該連桿另一端與所述傳動搖臂一端相連,該傳動搖臂另一端安裝到所述安裝座上,該傳動搖臂中間臂身部分連接有所述位移輸出拉桿。
優選地是,所述第二連桿組件包括傳動搖臂、連桿,所述連桿一端與所述搖臂連接,該連桿另一端與所述傳動搖臂一端相連,該傳動搖臂另一端安裝到所述安裝座上,該傳動搖臂中間臂身部分連接有所述位移輸出拉桿。
優選地是,所述拱形搖臂由馬蹄形的叉臂、所述撐桿、與該叉臂首尾兩端相連的軸二、以及該軸二的軸身上設置的固連搖臂一構成,該固連搖臂一與所述拉桿相連;該撐桿一端與該馬蹄形的叉臂連接,該撐桿另一端鉸接到所述搖臂上;所述搖臂通過錐形螺栓固定到該軸二上。
優選地是,所述馬蹄形的叉臂尾端與所述軸二一端相連,所述馬蹄形的叉臂首端連接到該軸二的軸身上,所述軸二另一端固定有所述搖臂。
優選地是,所述拱形搖臂由馬蹄形的叉臂、所述撐桿、與該叉臂首尾兩端相連的軸三、以及該軸三上設置的固連搖臂二構成,該固連搖臂二與所述拉桿相連;該撐桿一端與該馬蹄形的叉臂連接,該撐桿另一端鉸接到所述搖臂上。
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有益效果在于,針對三種不同的工作狀態,能夠完成共同的輸出,便于實現復雜機械系統的功能。三種工作狀態相互獨立,互不干涉,共同完成對輸出的有序控制。組成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運動副都采用低運動副,故障率低,可靠性高,可維護性好;由于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零部件均采用常規設計和加工,成本較低,經濟效益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三功用機械綜合運動機構的工作原理圖。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86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陶瓷酒瓶(圣恩達七號)
- 下一篇:陶瓷酒瓶(圣恩達十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