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即食海蜇制作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6231.7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5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月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市味中味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7/00 | 分類號: | A23L17/00;A23L5/20;A61L2/20;A61L9/015;A61L10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345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蜇 即食海蜇 制作工藝 去除 車間消毒 人體吸收 臭氧 異味 添加劑 浸泡 細菌 車間 污染 保證 | ||
一種即食海蜇制作工藝,通過臭氧對車間消毒,有效去除車間內各種異味,消滅細菌;通過對海蜇的浸泡,能有效去除海蜇中的鋁含量,對原材料不浪費,能保證海蜇的營養成分和口感,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利于人體吸收,對環境也沒有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即食海蜇,特別是一種即食海蜇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以“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成為目前國內工業發展的主流,“科技強、中國強”已成為推動我國科技革命的進程,我國工業正逐步向集約型、節能減排、低碳、高科技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海蜇作為一種醫食同源的大型水母,營養十分豐富,號稱“海產八珍”,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和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是一種天然保健食品。因新鮮海蜇易自溶,捕撈后需經“三礬”腌制加工才能貯存,這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傳統加工方式。在腌制的同時加入明礬雖然可以明顯提升海蜇貯藏品質,但會造成海蜇中鋁殘留量過高。而鋁在人體內不斷累積會引起神經毒性、骨骼毒性及免疫毒性等問題,尤其與老年癡呆等疾病存在一定相關性,近年來,這一問題已越來越引起消費者的關注。我國水產行業標準SC/T 3210-2001《鹽漬海蜇皮和鹽漬海蜇頭》規定明礬在海蜇中的含量應在產品重量的1.2%~2.2%范圍內,換算成鋁含量為684~1253mg/kg。新鮮海蜇的加工貯藏主要是采用二礬或三礬腌漬,消費者購買后,食用前必須用近72小時的清水浸泡以及勤換水來脫除腌漬海蜇中的鹽礬,食用前脫礬程序非常繁瑣,不能夠滿足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由此即食海蜇應運而生。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同行業的科研人員及技術人員通過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希望研究出一種低鋁即食海蜇產品,雖然在技術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實際運用中仍然存在著尚未克服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即食海蜇制作工藝,通過臭氧對車間消毒,有效去除車間內各種異味,消滅細菌;通過對海蜇的浸泡,能有效去除海蜇中的鋁含量,對原材料不浪費,能保證海蜇的營養成分和口感,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利于人體吸收,對環境也沒有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即食海蜇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車間消毒:先對車間進行消毒,消毒時間為16-24小時,每隔8小時消毒一次,每次臭氧海量為65mg/m3,車間控溫在9-10攝氏度之間;
b、清洗海蜇:將三礬海蜇用水清洗3次,將表面雜質清洗干凈;
c、浸泡海蜇:按照重量比10∶1的比例將三礬海蜇絲浸泡在水中浸泡60-80min敏,該水為經過稀釋后冷卻至6攝氏度的海水,海水中食鹽的重量百分濃度為5-6%;
d、蒸煮:將浸泡后的海蜇撈出瀝水5min,然后放在紗布上,置于高壓鍋內蒸煮25min;
e、整形:將蒸煮后的海蜇壓縮成餅狀或磚狀;
f、調味:將麻油、白糖、醬油、蒜泥、蔥、姜、香菜調制成調味料,裝袋;
g、包裝:將加入整形后的海蜇進行無菌真空包裝,然后將包裝好的海蜇與f步驟中的調味料袋一起包裝制得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臭氧對車間消毒,有效去除車間內各種異味,消滅細菌;通過對海蜇的浸泡,能有效去除海蜇中的鋁含量,對原材料不浪費,能保證海蜇的營養成分和口感,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利于人體吸收,對環境也沒有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市味中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鹽城市味中味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623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保健魚糕
- 下一篇:一種冰鮮魚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