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4981.0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082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何玉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高原明珠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 地址: | 550400 貴州省黔***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綠茶 制作 保健作用 成品處理 生津養胃 養陰清熱 酸棗仁 銀杏葉 品茶 茶香 防癌 甘草 降脂 粳米 石斛 制備 健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銀杏葉、甘草處理;(2)酸棗仁處理;(3)粳米處理;(4)石斛處理;(5)綠茶初處理;(6)成品處理。本發明提供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備的綠茶不僅能夠防癌、降脂,還具有養陰清熱、生津養胃的保健作用,且茶香獨特,使得人們既能在享受品茶的同時,還能保護自身的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古人曾說過: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距離其發現以及利用,已有四五千年。且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以及多種蛋白質礦物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長時間合理地飲茶,有利于身體健康。所以茶不僅僅被當作為一種日間飲用品,也被當成一種養身藥物,廣受人們追崇。
綠茶,作為中國的主要茶品種之一,是指將所摘取的新葉或者芽,不經過發酵處理,經殺青、整形、烘干等程序工藝所制成的。綠茶品種種類繁多,有春茶、夏茶、秋茶;高山綠茶、平地綠茶等多種分類。但都是以綠茶本身為原料,通過采摘不同時間段以及采用不用品種、工藝來制作。目前,對于以綠茶為基礎,添加其他輔助材料,制成保健型的飲品以及工藝都比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備的綠茶不僅能夠防癌、降脂,還具有養陰清熱、生津養胃的保健作用,且茶香獨特,使得人們既能在享受品茶的同時,還能保護自身的健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銀杏葉、甘草處理,將銀杏葉、甘草洗凈后,置于25-35℃溫度下烘烤0.5-1.5h,再將烘烤后的銀杏葉、甘草研磨成混合粉末;(2)酸棗仁處理,將酸棗仁用清炒的方法炒熟至微泛油光,然后冷卻,冷卻后將熟的酸棗仁粉碎去殼,再將去殼后的酸棗仁粉碎,制成酸棗仁粉末;(3)粳米處理,將粳米研磨制成粳米粉;(4)石斛處理,將石斛清洗晾干后,烘干粉碎處理得石斛粉,然后將石斛粉加水置于浸提罐中加熱,再過濾得石斛提取液;(5)綠茶初處理,將新鮮綠茶葉殺青后自然回潮,然后置于揉捻機中進行揉捻,揉捻時間為3-5min,然后噴灑石斛提取液,混合均勻后,再置于揉捻機中進行再次揉捻,再次揉捻時間為3-5min,然后進行烘干處理,烘干溫度為110℃,時間為10-13min;(6)成品處理,將混合粉末、酸棗仁粉末、粳米粉和烘干后的綠茶置于溫度為40-50℃的環境下進行炒制,炒制后進行二次烘干,即得成品。
前述的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1)中的混合粉末的顆粒大小為160-180目。
前述的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2)中的酸棗仁粉末的顆粒大小范圍為160-180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一種保健型綠茶的制作方法,通過對輔料進行粉碎以及提取,然后混合綠茶進行炒制,即保留了綠茶本身的香味及保健效果,飲用其能夠防癌、降脂;同時還使得所制備的綠茶具有養陰清熱、生津養胃的效果,且茶香獨特,使得人們既能在享受品茶的同時,還能保護自身的健康。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不會對本發明構成任何的限定。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高原明珠茶業有限公司,未經貴州高原明珠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49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