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成本高爐冶煉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54314.2 | 申請日: | 2017-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1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江青芳;何益先;王遠征;張杰;閔榮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5/00 | 分類號: | C21B5/00;C21B7/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匯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37 | 代理人: | 李華,溫黎娟 |
| 地址: | 6149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成本 高爐 冶煉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煉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成本高爐冶煉的方法。
背景技術
高爐是一種豎爐型逆流式反應器,高爐煉鐵生產,屬于一種連續生產工藝。目前常用的高爐冶煉過程包括焦炭直接與燒結礦、球團礦、塊礦混裝布在爐喉。燒結礦、球團礦、塊礦和焦炭與上升的由風口鼓入高爐的熱風和焦炭、煤粉燃燒后的產生的高溫還原性氣體,在高爐內經過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還原生成的液態鐵和熔渣,沉積在爐缸,由鐵口定期排出;高爐煤氣則經爐頂煤氣系統回收。冶煉爐料透氣性差,焦炭是高爐冶煉的重要燃料消耗量大,造成高爐冶煉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低成本高爐冶煉方法,所述方法提高了高爐冶煉透氣性,高爐冶煉強度,降低了燃料比,降低了成本。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低成本高爐冶煉方法,所述冶煉方法包括:
將粒度范圍為8~20mm的焦丁加入到釩鈦燒結礦、釩鈦燒結礦礦丁、釩鈦球團礦和生鐵中,均勻混合形成礦石層;將焦炭和所述礦石層交替布料入所述高爐,形所述成礦石層和所述焦炭層的交替層裝結構,所述焦炭由高強焦和低強焦組成,所述高強焦包括干熄焦;
所述高爐爐缸包括對多個風口和兩個鐵口,所述兩個鐵口關于所述爐缸中心軸對稱設置,所述風口設于所述鐵口上方,呈圓周分布,關于所述爐缸中心軸對稱的所述風口直徑一致,所述鐵口兩側的風口直徑小于等于所述圓周上其他風口直徑。
優選的,所述焦炭由高強焦70~75wt%和低強焦25~30wt%組成.。
優選的,所述焦炭由高強焦73wt%和低強焦27wt%組成.。
優選的,所述干熄焦占所述高強焦的49.2wt%。
優選的,所述冶煉方法還包括:控制礦批為32~34t/批,焦丁300~350kg/批,焦比400~415kg/t·Fe。
優選的,所述風口數量為20個。
優選的,所述風口長度500mm。
優選的,所述風口直徑為120~130mm。
優選的,所述風口直徑為120mm或125mm,所述鐵口兩側的風口直徑為120mm。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送風參數風量為3230~3300Nm3/min,風速為250~269m/s,風溫為1210~1230℃。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所述爐渣中MgO含量為8.5~9.5wt%,TiO2含量為19.5~21.5wt%,Al2O3含量<14wt%。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出鐵間隔時間為10~20min。
優選的,所述冶煉方法還包括控制出鐵間隔時間為12~15min。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爐頂溫度為140~200℃,爐頂壓力為175~195kpa,煤氣利用率為39~41%。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所述爐渣二元堿度1.14~1.18。
優選的,所述釩鈦燒結礦、所述釩鈦燒結礦礦丁、所述釩鈦球團礦和所述生鐵質量比為31:50:27:20。
優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控制冷卻進水溫度為36~38℃。
優選的,所述高爐休風率為0.2~2%。
本申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詳細說明如下:
本申請優選高爐冶煉過程上部調劑,選用釩鈦燒結礦礦丁,并降價格低廉的焦丁加入礦石層交替布料,提高了透氣性,高爐冶煉強度,降低了燃料比,降低了成本;同時,焦炭中添加干熄焦能夠提高焦炭的質量,避免對環境的污染和回收紅焦顯熱,可起到節能與環保的雙重作用。
本申請優化了高爐冶煉過程下部調劑設置多個風口,且風口呈圓周分布,保證爐缸中心氣流充沛,關于所述爐缸中心軸對稱的所述風口直徑一致,避免爐缸邊沿和中心氣流分布不均,實現較高的煤氣利用率,提高透氣性,降低燃料比,實現爐況長期穩定,有效降低成本;處于鐵口區的爐缸相對活躍,設置鐵口兩側的風口直徑小于等于圓周上其他風口直徑,避免鐵口區域氣流的強度過強,利于出鐵時鐵口的穩定,保證每次的有效出鐵量;對操作參數調節和送風制度進行控制,提高了高爐冶煉強度,降低了燃料比并維持了高爐的長期穩定,達到低成本冶煉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德勝集團釩鈦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43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