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面向數據的物聯網可移動終端智能平臺的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2805.3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9049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雪飛;毛書朋;張星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鞏同海 | 
| 地址: | 27682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向 數據 聯網 移動 終端 智能 平臺 實現 方法 | ||
1.一種面向數據的物聯網可移動終端智能平臺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 參數設定與數據存儲:包括如下小步:
第一步: 感知單元參數的設定: 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數據序列的設定: 包括正常數據序列的設定和異常數據序列的設定,需要使用用戶針對感知單元的數據類型、以及自己研究的數據的需要,在考慮數據所有可能的情況下歸納分類得出的有限個序列;
(2)異常數據控制指令的設定: 當感知單元數據出現了異常數據,本平臺將把對應的控制指令發送給物聯網可移動終端的控制單元;
第二步: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分為一元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和多元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兩種情況,其中
情況一:一元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數據交互模塊接收感知單元數據;
(2)平臺根據設定的數據序列對接收的數據進行清洗;
(3)清洗后的標準化數據根據設定異常序列進行過濾;
(4)過濾后的正常數據按照清洗后的標準數據索引的方式存儲到正常數據庫中;
(5)過濾后的異常數據進行異常處理;
情況二:多元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數據交互模塊接收感知單元數據;
(2)數據分解模塊對接收的數據進行數據分解;
(3)平臺對分解后的數據依次根據參數設定中其對應數據序列進行數據清洗;
(4)清洗后的標準化數據根據設定異常序列進行過濾;
(5)數據合成模塊對過濾后的數據進行與運算合成,即都正常才正常,有異常就異常;
(6)合成后的正常數據按照清洗后的標準數據索引的方式存儲到正常數據庫中;
(7)過濾后的異常數據進行異常處理;
步驟二:感知單元智能壓縮和數據傳輸: 包括如下小步:
第一步: 當平臺存儲空間出現不足時,平臺自動啟動數據壓縮功能;
第二步: 壓縮功能對正常數據庫和異常數據庫進行數據壓縮并存儲;
第三步: 平臺實時偵測全數據傳輸信道的聯通性,其中,全數據傳輸信道,其作用為上傳本地存儲的所有數據,該信道設定為wifi或Wlan的信道,該信道為低價但具有地域局限性的信道;針對物聯網可移動終端的可移動性,本平臺將根據設定的全數據傳輸信道參數,自動偵測信道的聯通性,一旦聯通將上傳本地數據并對本地數據進行處理;
第四步: 如果全數據傳輸信道聯通,則啟動數據云端上傳功能對本地存儲數據進行上傳;
第五步: 對于異常數據的警報信息,是通過異常處理警報數據傳輸信道實時上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數據的物聯網可移動終端智能平臺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第一步(1)中的物聯網感知單元獲取的數據,根據本平臺對數據分析的需要,分為一元數據和多元數據;數據分析的需要包括精度、密度和采集頻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數據的物聯網可移動終端智能平臺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元數據就是由單一的物聯網感知單元設備獲得的簡單、單一的數據,包括溫度和濕度;多元數據是由多個物聯網感知單元設備獲得的較復雜的數據,包括設備的狀態和大氣狀況,是多個一元數據的組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數據的物聯網可移動終端智能平臺的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第二步中感知單元本地數據存儲的參數清洗是本平臺對數據清洗和過濾以及對數據進行存儲和壓縮的基礎,本地存儲的數據不是從感知單元采集的原始數據,也不是被規范化后的數值數據,而是對應的設定參數中數據序列的索引,大大減少存儲空間;由于本平臺對感知單元的數據通過數據過濾的方式做了規范化,當物聯網可移動終端的存儲空間不足時,本平臺將自動啟用數據壓縮功能,進一步減少存儲空間浪費;在數據壓縮的同時也對數據的分析做了預處理,為云端大數據的分析奠定基礎,提高價值密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280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