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含硫光學樹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51468.6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08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華;李國棟;張宗弢;潘敏;鄭永華;薛曉花;趙東興;劉洋;司云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5/04 | 分類號: | C08G75/04;C07C319/06;C07C319/02;C07C321/20;G02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劉茵 |
| 地址: | 211600 江蘇省淮安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過 折射率 光學 樹脂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含硫光學樹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1,3,5?三溴甲基苯和硫脲反應,以乙醇?乙酸正丁脂為溶劑制備異硫脲鹽,然后加入氫氧化鈉水解;用三氯甲烷萃取,用凹凸棒土吸附雜質,得到高純度無色1,3,5?三巰甲基苯;1,3,5?三巰甲基苯與異氰酸酯進行聚合反應,制備高折射率、高透光率光學樹脂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備的1,3,5?三巰甲基苯化合物純度高,單體及樹脂材料不僅具有高折射率,而且還具有高透過率等優點,其中1,3,5?三巰甲基苯透光率≥89%,折射率≥1.65,黃色指數≤1;樹脂材料透光率≥90%,折射率≥1.66,黃色指數≤1.5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透光率、高折射含硫光學樹脂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制備高純度1,3,5-三巰甲基苯單體,并與異氰酸酯類化合物進行固化反應,制備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光學樹脂材料及鏡片。
背景技術
光學樹脂聚合物中含有硫,不僅可以大幅度提高折射率,還能降低色散,增大阿貝數。多元硫醇化合物是一種制備含硫光學樹脂的單體,具有高折射、低色散、耐熱性耐候性較好等優點。多元硫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多種,常用的合成方法有硫脲的烴化水解、烯烴與硫化氫加成、硫氫化鈉(鉀)的烴化、硫醇酯的水解、二硫化物還原、金屬有機化合物與硫作用、磺酰氯還原等,例如下列合成方式:
1.烯烴與硫化氫反應
2.硫脲與溴代烷反應
3.二硫化物和堿金屬鹵化物的制備
4.醇與硫化氫反應
三元硫醇化合物的折射率、透光率、黃色指數指標受加工溫度與合成工藝的影響較大。傳統硫脲烴化水解的方法來制備硫醇時,由于有些物質在反應過程中生成了一取代硫醇、二取代硫醇和偶氮結構類副產物,產物泛黃,影響硫醇單體的折射率、透過率和純度,作為光學材料,不適合制造高精密透鏡和光學器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制備高純度1,3,5-三巰甲基苯單體,并與異氰酸酯類化合物進行固化反應,制備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光學樹脂材料及鏡片。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產品折射率、透光率高、黃色指數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含硫光學樹脂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制備異硫脲鹽:向反應容器中加入1,3,5-三溴甲基苯和乙醇-乙酸正丁脂混合溶劑,室溫下攪拌分散均勻;其中乙醇、乙酸正丁脂按(5.5-6.5)∶1質量比混合,1,3,5-三溴甲基苯與混合溶劑的質量比為1∶(20-30);隨后加入硫脲,攪拌20-24小時,硫脲與1,3,5-三溴甲基苯質量比為(0.5-1.2)∶1,溶液中析出大量白色沉淀;過濾,沉淀用乙醇-乙酸正丁脂混合溶液洗滌過濾2-3次,該乙醇-乙酸正丁脂混合溶液中乙醇和乙酸正丁脂按(4.5-5.5)∶1質量比例混合,干燥后,得到白色異硫脲鹽;
II.加堿水解:異硫脲鹽加入20-30倍重量的蒸餾水中,攪拌溶解至澄清,再加入氫氧化鈉片堿,氫氧化鈉與步驟I所用的1,3,5-三溴甲基苯的質量比為(0.5-1)∶1,加熱回流4~5小時,冷卻至室溫;
III.酸化生成硫醇:用冰浴使體系降溫至10~20℃,滴加鹽酸調節體系pH值至3-3.5,用三氯甲烷萃取,得到含三元硫醇的有機相溶液,將有機相溶液用蒸餾水洗至中性;
IV.脫色純化:步驟III獲得的溶液干燥除水后,向其中加入凹凸棒土吸附劑,吸附劑的加入量與步驟I所用硫脲等質量,攪拌混合35-45分鐘后,靜置2-3小時,溶液中少量偶氮類生色團被吸附,去除凹凸棒土吸附劑,蒸除溶劑后,得到高純度無色1,3,5-三巰甲基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514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