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9284.6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008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華;李國棟;張宗弢;潘敏;鄭永華;薛曉花;趙東興;劉洋;司云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5/08 | 分類號: | C08G75/08;C07D3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劉茵 |
| 地址: | 211600 江蘇省淮安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射率 硬度 光學 樹脂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3,5?三環氧丙基巰甲基苯與硫氰化物反應,以乙醇、二氯甲烷、水混合溶劑作反應溶劑,用三氯甲烷萃取,用凹凸棒土吸附雜質,得到高純度無色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與三元硫醇進行聚合反應,制備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備的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化合物純度高,單體及樹脂材料不僅具有高折射率,而且還具有高透過率等優點,其中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透光率≥89%,折射率≥1.65,黃色指數≤1;樹脂材料透光率≥90%,折射率≥1.66,黃色指數≤1.50。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含硫樹脂單體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的制備方法,并與三元硫醇進行固化反應,制備高透過率、高折射率含硫樹脂材料。
背景技術
聚合物中引入硫元素可提高其折射率,相比于其他基團,是最有效的途徑,同時有著色散小、環境穩定性良好等優點。硫元素在聚合物中通常以硫醚、硫酯、砜基等形式存在,也有以環硫的形式存在并以環硫基團進行聚合的,這一形式對聚合物硫含量的提高是十分顯著的。環硫形式的存在不僅進一步地提高了聚合物中的硫含量,其本身就可以在固化劑作用下交聯聚合成熱固性樹脂,具有高折射、低色散、耐熱性耐候性較好等優點。環硫樹脂一般是指分子中含有硫原子的三元環,可與固化劑交聯反應后形成一類熱固性樹脂。制備環硫樹脂的方法很多,例如:①由環氧化合物制備,通過環氧化合物中的氧與硫交換來得到環硫化合物;②由環酯類化合物制備,用環酯類化合物制備環硫化合物;③由羥烷基氯化物制備,羥烷基氯化物與硫脲在極性溶劑中反應生成異硫脲絡合陽離子鹽,這種絡合鹽在堿性環境下可以轉化為環硫化合物。傳統由環氧制備環硫,通過環上的氧硫交換進行,但是由于反應時間過長,產物容易泛黃,副產物也較多,或者反應溫度過高,往往造成副產物的生成,導至產物純度不夠,降低了光學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制備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單體,并與三元硫醇進行聚合加成反應,制備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及鏡片。本發明所述方法制備產品折射率、硬度、透光率高,黃色指數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開環、閉環反應:在反應器中加入1,3,5-三環氧丙基巰甲基苯、硫氰化物和混合溶劑,在55-60℃攪拌溶解,連續攪拌4-5小時,得到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其中該混合溶劑由C1-C3一元醇、二氯甲烷和水組成,1,3,5-三環氧丙基巰甲基苯、硫氰化物、混合溶劑三者質量比為1∶(2-5)∶(15-25);
II.萃取分離:步驟I獲得的混合物用三氯甲烷萃取,有機相水洗,干燥,蒸餾得到淡黃色透明液體;
III.脫色提純:將三氯甲烷、凹凸棒土吸附劑加入到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中,其中三氯甲烷、吸附劑與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質量比為(3-5)∶(3-10)∶100,升溫至40-50℃攪拌混合15-20分鐘后,靜置2-2.5小時,溶液中少量雜質類生色團被吸附,分層過濾去除下層凹凸棒土吸附劑和三氯甲烷,最后得到無色透明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
VI.固化反應:1,3,5-三環硫丙基巰甲基苯與三元硫醇進行固化反應制備高折射率、高硬度含硫光學樹脂材料。
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地,所述硫氰化物為硫氰化鈉、硫氰化鉀或硫氰化胺。
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地,所述C1-C3一元醇、二氯甲烷和水的重量比為2∶(1.5-2.5)∶(0.8-1.5)。
如上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地,所述C1-C3一元醇為甲醇、乙醇和異丙醇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視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2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