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多孔金屬纖維氈作為阻尼元件的車用減振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9250.7 | 申請日: | 2016-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874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久碩新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084 | 分類號: | F16F9/084;F16F9/36;F16F9/32;F16F9/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孔 金屬纖維 作為 阻尼 元件 減振器 | ||
微多孔金屬纖維氈作為阻尼元件的車用減振器,該減振器內部采用高粘度的液壓油,阻尼元件采用微多孔金屬纖維氈而非常用的液壓閥,液壓油在金屬纖維氈的微孔中流動時被金屬纖維強制性地分割流動,在二者界面區域發生強烈剪切和內摩擦,從而產生有效的阻尼作用,可以快速高效地吸收振動能量,提升駕駛舒適性,摘要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典型原理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用減振器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代汽車工程中,隨著消費升級的日益提高,對車輛高平順性、高舒適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當車輛運行中由地面干擾引起的沖擊或振動通過車輪傳遞時,懸架對車身是一個有效的隔振裝置,與懸架匹配良好的減振器,可以將90%左右的振動能量阻尼掉。
汽車懸架,目前廣泛采用的是筒式液壓減振器,減振器內的工作介質是某種液壓油,嚴格地講應該稱之為液體紊流阻尼器。液體紊流阻尼器是迄今為止在技術上頗為成熟的一種減振器。從阻力和吸收能量方面作比較,它重量輕、外形小,能獲得比較穩定的阻力,并且可以按需要決定工作速度與阻力的函數關系。
傳統的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的原理圖如說明書附圖1所示,主要部件包括:活塞桿1、上部油腔2、活塞上分布的流通閥3、下部油腔4、底閥上的補償閥5和壓縮閥6、儲油腔7、活塞上的伸張閥8、油封9。減振器上下兩端相對運動時,液壓油流經閥門的一定的通道產生節流作用,由閥兩端的壓差形成阻尼力,來實現減振器的阻尼特性 。
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工作原理說明如下:在壓縮行程時,指汽車車輪移近車身,減振器受壓縮,此時減振器內活塞向下移動,活塞下腔室的容積減少,油壓升高,油液流經流通閥3流到活塞上部的油腔室2(上腔)。上部油腔2被活塞桿1占去了一部分空間,因而上腔增加的容積小于下腔減小的容積,一部分油液于是就推開壓縮閥6,流回儲油腔7,這些閥對油的節流作用形成懸架受壓縮運動的阻尼力。減振器在伸張行程時,車輪相當于遠離車身,減振器受拉伸這時減振器的活塞向上移動,活塞上腔油壓升高,流通閥3關閉,上腔內的油液推開伸張閥8流入下腔4,由于活塞桿的存在,自上腔流來的油液不足以充滿下腔增加的容積,促使下腔產生一定的真空度,這時儲油腔7中的油液推開補償閥5流進下腔4進行補充,由于這些閥的節流作用對懸架在伸張運動時起到阻尼作用。
傳統的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存在四大缺點,一是活塞閥和底閥的結構很復雜,產品的一致性不好保證;二是阻尼作用主要靠閥片的節流作用,活塞每次往復運動時閥片部分的節流面積較小、產生的內摩擦吸能效果有限、雖然能夠提供較大的反向作用力,但是耗能的速度不夠;三是存在下面詳述的高速畸變現象;四是為了形成一定的阻尼作用,通常的傳統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的內部壓力設計在3-5MPa, 過高的內壓容易導致活塞桿與油封之間摩擦力大,容易導致活塞桿磨損而產生漏油現象,減振器的壽命有限。
說明書附圖2為一種目前常用的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的典型活塞閥的結構,其至少包括12個零件,包括流通閥彈簧1,流通閥節流閥片2,活塞3,活塞環4,伸張閥節流閥片5,調整墊片6,墊圈7,伸張閥彈簧座8,間隔套9,墊片10,伸張閥彈簧11,活塞螺母12;圖3為常見的底閥的結構,其至少包括9個零件,包括補償閥彈簧座1,補償閥彈簧2,補償閥閥片3,底閥座4,壓縮閥節流閥片5,墊片6,調整墊片7,壓縮閥閥片8,閥桿9。通常對伸張閥彈簧的剛度和預緊力設計的大于壓縮閥,在同樣壓力作用下,伸張閥及相應的常通縫隙的通道載面積總和小于壓縮閥及相應常通縫隙通道截面積總和,這使得減振器的伸張行程產生的阻尼力大于壓縮行程的阻尼力,達到迅速減振的要求。
說明書附圖3為一種典型的目前常用的雙向作用筒式液壓減振器的底閥的結構,其至少包括9個零件,包括補償閥彈簧座1,補償閥彈簧2,補償閥閥片3,底閥座4,壓縮閥節流閥片5,墊片6,調整墊片7,壓縮閥閥片8,閥桿9。兩大閥系零部件眾多,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管理困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久碩新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久碩新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925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農業用菌群培養箱
- 下一篇:改進的化學工業用閘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