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成像系統的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6726.1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06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中偉;劉行健;史玉升;鐘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80 | 分類號: | G06T7/8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成像 系統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成像系統的建模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1建立圖像平面的任意一個像素點的像素坐標u與該像素點在三維空間中對應的直線l間的關系,進而推算獲得成像模型,S2解算成像模型中的模型矩陣M,獲得成像系統的模型,S3對成像系統的模型進行誤差評估,獲得誤差評估值,S4若誤差評估值落入設定范圍,判定成像系統的模型建模成功,若誤差評估值不落入設定范圍,則繼續解算模型矩陣并再次進行誤差評估,直到獲得的誤差評估值落入設定范圍。本發明基于成像系統的連續性約束原則,利用徑向基算子建立了成像系統的模型,還利用了誤差模型進行了模型的誤差評估,本發明方法在保證成像系統的模型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的復雜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視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對復雜成像系統的通用模型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計算機視覺技術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多。其中,相機的成像模型與標定算法是兩個非常重要的研究主題。現有大部分相機都可利用透視模型(小孔成像模型)進行建模。在此模型中,圖像的像素點對應的空間直線都會會聚在空間中的一點,我們將此點稱為單視點(single view point),并且空間點和像素點之間的位置關系可以用一個11自由度的自由矩陣來表示。基于以上幾何約束,Tasi[Tsai R.A versatile cameracalibration technique for high-accuracy 3D machine vision metrology usingoff-the-shelf TV cameras and lenses.IEEE Journal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87,3(4):323-344.],Zhang[Zhang Z.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calib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0,22(11):1330-1334.]等人實現了針對透視模型的相機建模算法。
在實際應用中,也有一些相機模型滿足單視點約束,但是并不符合小孔成像模型,他們被稱作中心相機模型,例如:Baker及Nayar[Baker S,Nayar S K.A theory ofsingle-viewpoint catadioptric image form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Computer Vision,1999,35(2):175-196]提出的反射折射相機模型(英文簡稱:catadioptric camera models),該模型由一個透視模型的相機和一個二次曲面鏡組成。針對中心相機模型,Hartley[Hartley R,Kang S B.Parameter-free radial distortioncorrection with center of distortion estim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2007,29(8):1309-1321.],Nister[Nistér D,Stewénius H,Grossmann E.Non-parametric self-calibration.Tenth IEE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ICCV'05)Volume 1.IEEE,2005,1:120-127]和Ramalingam[Ramalingam S,Sturm P,Lodha S K.Generic self-calibration of centralcameras.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2010,114(2):210-219]等人相繼提出了數學模型及相應的模型標定算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7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