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6340.0 | 申請日: | 201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78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丁慶軍;張楊;羅超云;王中文;王曉佳;何濤;石華;劉勇強;耿春東;徐意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4/38;C04B24/42;C08F290/06;C08F220/06;C08F220/10;C08F220/38;C04B103/30;C04B111/20;C04B111/2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李欣榮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程 泵送海工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各組分及用量為:水泥180~350kg/m3、粉煤灰60~120kg/m3、礦粉50~100kg/m3、碎石1000~1100kg/m3、河砂720~850kg/m3、水化溫升調控材料20~30kg/m3、侵蝕性離子傳輸抑制劑10~20kg/m3、狀態改性材料40~50kg/m3、超分散減水減縮保塑外加劑9~10kg/m3、水120~160kg/m3;
所述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木薯磨碎,將磨碎后的產物置于清水中,靜置沉淀,再將所得沉淀物置于質量濃度為8~10%的硫酸鎂溶液中,靜置1~2h,過濾得淀粉;
2)將步驟1)所得淀粉溶于水中攪拌均勻,形成淀粉漿液,調節pH值至6.0-6.5,然后置于55~80℃的水浴鍋中在攪拌條件下水浴反應2~3小時,直至淀粉漿液完全糊化,自然冷卻,得到淀粉膠體;
3)將步驟2)所得淀粉膠體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以5~7℃/分鐘的速率加熱到140~150℃,保溫15~20分鐘,自然冷卻后得到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A;
4)以菱鎂礦、鋁礬土、石灰石和石膏粉為原料,混合粉磨均勻后在1000~1200℃的高溫熔爐中煅燒100~200s,經自然冷卻后粉磨至60μm方孔篩余≤5%,制得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B;其中各原料所占質量百分比為:菱鎂礦20~25%、鋁礬土15~20%、石灰石30~40%、石膏粉15~35%,并控制Al2O3/SO3的摩爾比為0.4~0.5:1,CaO/MgO的摩爾比為0.18~0.24:1,堿度系數Cm為3~4;
5)采用聚丙烯酸鈉吸水性樹脂SAP作為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C;
6)將步驟3)制得的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A、步驟4)制得的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B與步驟5)選取的水化溫升調控材料組分C按照1:(2.4~3):(0.6~1)的質量比進行混合,再經粉磨、干燥,制得所述的水化溫升調控材料;
所述侵蝕性離子傳輸抑制劑為3,4,9,10-苝四甲酸酐;
所述狀態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超細粉煤灰微珠,其主要成分控制指標包括:SiO235~50wt%,Al2O3 20~35wt%,CaO 5~10wt%,Fe2O3 2~6wt%,SO3<0.48wt%,燒失量<3.3%,細度1.5~2.4um,需水量比為84~86%;
2)將超細粉煤灰微珠置于帶有加熱裝置的氣流式混合機,并加熱至110~120℃,接著以噴霧式方式加入占超細粉煤灰微珠質量0.5%~1%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對超細粉煤灰微珠進行表面改性處理,得改性超細粉煤灰微珠;
3)選取超細二氧化硅微粉,其性能參數為:比表面積≥20000m2/kg,SiO2含量≥95%,28d活性指數≥120%,燒失量≤5%;
4)將步驟2)所得改性超細粉煤灰微珠與步驟3)所述超細二氧化硅微粉按質量比7:3~4:1在氣流式混合機中加熱至320~340℃后,混合均勻,最后經冷卻、干燥制得所述的狀態改性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為I級粉煤灰,燒失量≤5%,需水量比≤9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礦粉為S95級礦粉,比表面積≥440m2/kg,28天活性指數≥9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為5~20mm連續級配碎石,壓碎值≤1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程泵送海工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砂為中砂,細度模數控制在2.3~3.0,含泥量≤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634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