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型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MEMS諧振式扭矩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41574.6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2530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韋學勇;王曙東;翁寅生;任娟;蔣莊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L3/04 | 分類號: | G01L3/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錨點 杠桿梁 諧振 微納材料 雙端 音叉 單晶硅結構 扭矩傳感器 扭轉性能 測量 諧振式 二氧化硅絕緣層 自激振蕩電路 單晶硅 金屬電極板 平板電容 懸空狀態 一端連接 輸出 連接梁 靈敏度 體積小 支點梁 傳感器 基底 濺射 大梁 | ||
一種線型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MEMS諧振式扭矩傳感器,包括單晶硅基底、二氧化硅絕緣層和單晶硅結構層,單晶硅結構層包括兩個“Z”字形微放大梁,其杠桿梁頂部與輸入梁連接,杠桿梁底部與輸出梁的一端連接,杠桿梁中下部通過支點梁與兩個杠桿梁之間的第五錨點連接,輸入梁通過連接梁固定于第四錨點上,兩個相對的輸入梁之間連接的鍵上安裝有待測線型微納材料,輸出梁的另一端和雙端固定諧振音叉連接,雙端固定諧振音叉與第三錨點連接,雙端固定諧振音叉的平板電容組固定于第一、第二錨點上,除錨點外的結構處于懸空狀態;通過第一、第二、第三錨點上濺射的金屬電極板,整個傳感器被置于一個自激振蕩電路中,本發明體積小、靈敏度高、測量范圍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扭矩傳感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線型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MEMS諧振式扭矩傳感器。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微納材料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生物醫學、自動控制等領域。材料的微觀力學性能與宏觀的經典力學性能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微納材料的力學性能測試是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其中已有較為成熟的測試方法如單軸拉伸法、梁彎曲實驗等,針對線型微納材料的拉伸和彎曲變形有了較深入的研究,但對材料在扭轉服役下的力學性能測試關注較少。
目前已經公開的專利中,有大量發明專利名為扭矩傳感器,但多數針對宏觀尺度下的材料扭轉性能測試,只有少數試驗臺可以實現微納尺度材料的原位扭轉測試與觀察,例如中國專利CN 105606459、CN 102788727A,以上專利都僅提供了一種對微納材料進行夾持、原位扭轉并在掃描電鏡下觀察的裝置,并未涉及扭轉力的定量測試;少數發明專利提及了微納材料扭矩力的定量測試,例如中國專利CN 103293066、CN105021338A,但主要發明內容仍在于原位扭轉測試臺,未提及扭矩傳感器的具體設計或測試測量方法;還有的發明專利提及了微納材料扭矩的具體測試方法,例如中國專利CN102128752A,但未采用應變式傳感器,而是根據旋轉臺中電流的大小直接計算扭矩。綜上,目前國內的發明專利中尚未有用于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的MEMS諧振式傳感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線型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MEMS諧振式扭矩傳感器,體積小、靈敏度高、穩定性好,適用于50nm-500um直徑的線型微納材料的扭轉力學性能測試中的扭矩測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線型微納材料扭轉性能測量用MEMS諧振式扭矩傳感器,包括單晶硅基底1,單晶硅基底1上生長一層二氧化硅絕緣層2,二氧化硅絕緣層2上設有單晶硅結構層3;
單晶硅結構層3包括兩個相對的“Z”字形微放大梁,每個“Z”字形微放大梁包括輸入梁10-1、杠桿梁10-2、支點梁10-3和輸出梁10-4,杠桿梁10-2頂部與輸入梁10-1連接,杠桿梁10-2底部與輸出梁10-4的一端連接,杠桿梁10-2中下部與支點梁10-3的一端連接,輸入梁10-1通過連接梁11固定于第四錨點12-4上,兩個相對的輸入梁10-1上刻蝕出孔,兩個孔共同組成鍵槽16并安裝有鍵17,鍵17安裝有待測線型微納材料17-1,支點梁10-3的另一端與兩個杠桿梁10-2之間的第五錨點12-5連接;
輸出梁10-4的另一端和雙端固定諧振音叉13的底部連接,雙端固定諧振音叉13的頂部與第三錨點12-3連接,雙端固定諧振音叉13由兩根豎長諧振梁構成,雙端固定諧振音叉13的兩側連接有第一平板電容組14-1和第二平板電容組14-2,第一平板電容組14-1的另一側固定于第一錨點12-1上,第二平板電容組14-2的另一側固定于第二錨點12-2上;
除了所述錨點以外,其余結構下方的二氧化硅絕緣層2和單晶硅基底1都被刻蝕掉,即都處于懸空狀態;在第一錨點12-1、第二錨點12-2、第三錨點12-3上設有濺射的金屬電極板,分別為第一金屬電極板15-1、第二金屬電極板15-2和第三金屬電極板15-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415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束投射點的位置標記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減小壓阻傳感器溫度漂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