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9141.7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4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韓金龍;姜立國;朱彥威;單成鋼;王憲昌;倪大鵬;朱京斌;張教洪;張鋒;王志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37218 | 代理人: | 劉麗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蟾蜍 養殖 半夏 種植 相結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作物及藥材的養殖、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中藥材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
背景技術
2015年,我國中藥貿易克服了外需低迷、價格下跌、要素成本持續快速上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整體表現較為突出。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中藥類產品進出口額達47.95億美元,同比增長3.56%。中藥材的規模化生產發展迅速。隨著人們對藥材內在質量和對用藥安全的關注,對藥材從源頭控制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原來零散、野生或半野生的藥材逐漸開始進行規模化基地種植,如栝樓、半夏等;同樣靠野生抓捕的動物類中藥來源如蟾蜍等也開始進行規模化養殖。
在發展規模化種植和養殖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一是多年生藥材(如栝樓)產生效益較慢,種植行距一般需要3~5年才能有效益,在野生或半野生零散種植模式中土地等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但規模化種植就可能造成資金大量占用,同時每年的維護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二是由于中藥材品種的特殊性,一些藥材(如半夏)需要遮陰的種植環境,在高溫下倒苗,嚴重影響產量和效益,人工遮陰造成了生產成本增加;三是養殖蟾蜍等技術措施不到位,造成場地和空間的大量浪費。
栝樓各個部位均可入藥,根(中藥名天花粉)性味甘、微苦,有生津止渴、排膿、消腫等功效;果(中藥名栝樓實)性味甘、苦、寒,有益腦、散結、清熱化痰、潤肺、滑腸的功效。多用于消熱、咳嗽、痰粘、不易咳出等癥狀;果皮(中藥名栝樓皮)性味與功能和果實、種子(中藥名栝樓仁)相同,藥用很廣泛;瓜蔞莖葉:性味酸、寒,可治療中熱傷暑等癥狀。
半夏又名三葉半夏,旱半夏,來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性溫,味辛,有毒,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功,用于治療痰濕水飲、胸膈脹滿、惡心嘔吐、痰多咳喘等,是常用中藥材。長期以來,由于旱半夏栽培技術比較嚴格、風險大、投資成本高、產后加工繁瑣等原因,導致大面積種植難以推廣,商品一直依靠野生采挖供應。
蟾蜍全身是寶,蟾酥是從它的耳后腺和皮膚腺中采集分泌的白色乳漿加工而成的,是我國傳統名貴藥材。據醫學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體類等物質,具有強心鎮痛、興奮通竅、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梅花點舌丹等幾十種中成藥材的主要原料,在國際醫藥市場倍受青睬。近年國內外對蟾酥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一再上揚,在國內蟾蜍收購量僅能達到市場需求量的23%,滿足出口量的50%,可見其價格仍有上漲的趨勢。
蟾衣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痛鎮靜等功能。據"本草綱目"記載,蟾衣能治一切惡性腫等疑難雜癥,但采集加工的人不多,養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獨特的醫療效果,蟾衣在各大藥材市場十分火爆。蟾蜍除去內臟干燥后制成的干蟾和膽均可人藥,而蟾蜍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很有開發價值的保健佳肴。
由于蟾蜍和旱半夏都有喜陰的特性,栝樓種植需要搭架,為蟾蜍和半夏創造了一個合適的生態環境,每畝旱半夏地里可以散養3000只蟾蜍,3000只蟾蜍每年可取蟾酥1kg,目前平均每公斤15000元,蟾衣的價格平均是2-5元一個,除去購買蟾蜍成本及雇工等成本費,每畝可以額外增加效益15000元左右,同時,蟾蜍可以消滅部分害蟲,為優質藥材生產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栝樓種植人工搭架造成土地利用率低,蟾蜍養殖、半夏種植喜陰等一系列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實現種養結合,提高單位土地面積上的經濟效益,同時保證藥材質量。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一種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栝樓根,控制株距100cm,行距200-300cm,平作;栝樓旁立水泥柱,水泥柱露出地面高度為200cm,水泥柱上端對拉鐵絲成網狀;
(2)距離栝樓和水泥柱30-50cm的行內起2個壟底寬60-70cm的壟,壟上寬48-55cm,壟高25cm,壟底間距20cm;
(3)壟上種植3行半夏,行距20-25cm,株距5cm,每穴一顆;
(4)栝樓架下養殖蟾蜍。
所述的方法,優選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栝樓根,控制株距100cm,行距250cm,平作,密度267株/畝,栝樓旁立水泥柱,水泥柱露出地面高度為200cm,水泥柱上端對拉鐵絲成網狀;
(2)距離栝樓和水泥柱50cm的行內起2個壟底寬65cm的壟,壟上寬50cm,壟高25cm,壟底間距2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914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取樣的三通
- 下一篇:一種塑料連接管頭密封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