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9141.7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43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韓金龍;姜立國;朱彥威;單成鋼;王憲昌;倪大鵬;朱京斌;張教洪;張鋒;王志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37218 | 代理人: | 劉麗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蟾蜍 養殖 半夏 種植 相結合 方法 | ||
1.一種蟾蜍養殖與半夏、栝樓種植相結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栝樓,控制株距100cm,行距200-300cm,平作;栝樓旁立水泥柱,水泥柱露出地面高度為200cm,水泥柱上端對拉鐵絲成網狀;
(2)距離栝樓和水泥柱30-50cm的行內起2個壟底寬60-70cm的壟,壟上寬48-55cm,壟高25cm,壟底間距20cm;
(3)壟上種植3行半夏,行距20-25cm,株距5cm,每穴一顆;
(4)栝樓架下養殖蟾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栝樓,控制株距100cm,行距250cm,平作,栝樓旁立水泥柱,水泥柱露出地面高度為200cm,水泥柱上端對拉鐵絲成網狀;
(2)距離栝樓和水泥柱50cm的行內起2個壟底寬65cm的壟,壟上寬50cm,壟高25cm,壟底間距20cm;
(3)壟上種植3行半夏,行距20cm,株距5cm,每穴一顆;
(4)栝樓架下養殖蟾蜍,密度3000只/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壟上居中種植3行半夏,靠邊2行對稱播種,中間行交叉播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播種深度3~4c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種植的為栝樓根。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鐵絲直徑為3n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蟾蜍養殖密度3000只/畝。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半夏種植密度31740-40400株/畝。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栝樓的種植密度222-333株/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914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取樣的三通
- 下一篇:一種塑料連接管頭密封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