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8864.5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6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壯偉;陳艷宏;楊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62 | 分類號: | G01N27/62 |
| 代理公司: | 核工業專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張雅丁 |
| 地址: | 014035 內蒙古***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化硅 復合材料 雜質 元素 含量 測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學檢測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采用等離子體質譜法對碳化硅中鋁、鎂等18種雜質元素含量進行測定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碳化硅的硬度高、耐莫性和研磨性能好,并且鈾抗熱沖擊、抗氧化、抗化學試劑作用、抗熔鹽和抗熔融金屬的高穩定性。近年來關于其化學元素檢測的報道有很多,并發布了國家標準GB/T 3045-2003《普通磨料碳化硅分析方法》。
但是GB/T 3045-2003中只規定了普通磨料碳化硅材料中總碳含量、游離碳含量、二氧化硅含量、游離硅含量、碳化硅含量、三氧化二鐵含量、三氧化二鋁含量、氧化鈣含量、氧化鎂含量共9種檢測項目的分析方法。對碳化硅中硼、釩、釔、鎂、鎘、鉬等雜質檢測沒有公開記載。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依據碳化硅復合材料應用需求,建立試樣處理,對各元素選擇合適分析條件,完成對碳化硅材料中鋁、鎂、鐵、鈣、鎘、鈷、銅、鉛、錳、鉬、鎳、鈦、釩、硼、鎢、鉻、錫、釔等18種雜質元素含量測定的檢測方法。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試樣中雜質元素
碳化硅復合材料試樣中,錳、鎳、鈷、鉻、鎢、鈣、鈦、釔含量在5~2000μg/g范圍;硼、釩、銅、錫、鉛含量在1~400μg/g范圍;鎘含量在0.1~40μg/g范圍;鋁、鐵、鎂含量在10~4000μg/g范圍;鉬含量在0.5~200μg/g范圍;
確定各待測元素分析質量數為硼-11,錫-118,鎳-60,鋁-27,鈦-47,鉛-208,鈣-44,釩-51,鎢-186,鎘-111,鎂-24,鈷-59,鐵-57,鉻-52,鉬-98,錳-55,銅-63,釔-89;
(2)破碎篩選
將碳化硅復合材料試樣破碎為粉末狀,過篩后用于分析;
(3)超聲清洗
取一份步驟(2)得到的粉體狀試樣,精確到0.1mg,置于石英燒杯中,加入純硝酸,置于超聲清洗器中超聲清洗;
(4)冷卻、過濾
超聲停止后,取出石英燒杯并冷卻至室溫;
用中速定性濾紙在漏斗上對石英燒杯中的溶液進行過濾,用水清洗燒杯3次,清洗濾渣3次;
(5)制備試樣溶液
將步驟(4)中得到的濾液接收至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容量瓶設定刻度,作為試樣溶液用于鋁、鎂、鐵、鈣、鎘、鈷、銅、鉛、錳、鉬、鎳、鈦、釩、硼、鎢、鉻、錫、釔元素的測定;
隨同試樣作空白實驗,作為待測的空白溶液;
(6)配制工作標準溶液
采用鋁、鎂、鐵、鈣、鎘、鈷、銅、鉛、錳、鉬、鎳、鈦、釩、硼、鎢、鉻、錫、釔元素的國家標準溶液按樣品檢測范圍稀釋成工作標準溶液;
(7)準備內標溶液
采用銠、銦、銫中的一種的國家標準溶液稀釋成內標溶液;
(8)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上依次測定工作標準溶液、空白溶液、試料溶液,測定時持續引入內標溶液,用標準曲線法測定各待測元素的含量。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2)中,將碳化硅復合材料試樣破碎為粉末狀,過60目~100目篩后用于分析。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3)中,純硝酸的體積為粉體狀試樣體積的5倍。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3)中,超聲清洗30min。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6)中,國家標準溶液的濃度為1000μg/mL。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7)中,國家標準溶液的濃度為1000μg/mL。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8)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的型號為NexION 300XX。
進一步的,如上所述的一種碳化硅復合材料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步驟(8)中,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的工作條件為入射功率為1600W,蠕動泵轉速為20rpm,檢測模式為標準模式,計數模式為脈沖計數,氬氣純度為大于99.999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經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8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