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優化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611138730.3 | 申請日: | 2016-12-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65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楓;范兵;顧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優化 預測 電網 典型 負荷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優化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包括利用分形插值法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利用雙向夾逼法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利用日負荷率搜庫法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將典型日負荷曲線甲、典型日負荷曲線乙、典型日負荷曲線丙的同一時間點的負荷值求取平均數形成優化典型日負荷曲線等步驟。本發明公開了新的方案,采用三種方法相結合定量分析和預測負荷特性,提供一種可行的電網負荷預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優化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屬于電網負荷管理領域。
背景技術
負荷特性預測是電力系統運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預測精度直接影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而掌握電力負荷特性的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是建立負荷預測模型的關鍵。以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負荷特性分析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如今,我國正處在將電力工業市場化的過渡期,如果我們想要維持電力市場運營的穩定性,那么我們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電力負荷特性的預測工作。在分析、研究電力市場的工作中最基礎就是電力負荷特性的分析和預測,這不僅與電力的供應規劃、電網的建設有密切聯系,也關系到制定調峰措施、電力系統經濟調度運行和緩解電力供應的緊張局面。而一般在進行負荷特性預測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對所要預測地區的負荷特性進行分析,只有在充分掌握和了解某個地區的負荷特性發展變化的規律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建立符合實際情況、預測精度較高的負荷特性預測模型,這對于調整發電機組上網順序、備用發電量的調度和安排負荷平衡有很大幫助。所以,電力負荷特性預測的研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點。
我國對于電力負荷特性的預測和分析還處在成長期,至今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到現在為止,我國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負荷特性指標體系,這一點有待于統一與完善。其次,在電力負荷特性分析上,考慮的影響因素較少,局限于定性分析。在電力負荷特性預測上,預測目標單一,多局限于電量的預測,我國電力負荷特性預測的技術相對落后。因此,如何科學地進行電力負荷特性預測及分析,為監管機構和電力企業提供量化的決策依據,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題。目前我國對電力負荷特性分析和預測的研究深度不夠,原因主要是:我國目前尚未建立統一的負荷特性指標體系和系統的負荷特性分析預測方法;在進行大范圍負荷特性分析及預測時,由于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負荷特性指標不能直接疊加,增加了分析及預測的難度;非電網統調的負荷特性曲線及各行業負荷特性曲線的獲取和處理比較困難;難以定量分析經濟、社會、氣候因素對電力負荷特性的影響。因此,負荷特性分析和預測以定性為主,有效的定量分析和預測的方法不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優化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公開了新的方案,采用三種方法相結合定量分析和預測負荷特性,解決了現有技術缺乏有效定量分析和預測方法的問題。
本發明優化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的方法包括步驟:
步驟一,利用分形插值法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
(1.1)負荷數據預處理,剔除或修補數據為零或尖刺的點;
(1.2)選取最近一年的典型日負荷曲線作為基準日負荷曲線,選取近2~3年的典型日作為預測日的相似日;
(1.3)分析基準日負荷曲線特性,找出基準日負荷曲線的特征點組成基準插值點集合,將基準插值點集合中元素的時間坐標作為基準X軸;
(1.4)利用分形插值法建立基準日負荷曲線的迭代函數系,計算迭代參數;
(1.5)利用分形插值法建立相似日負荷曲線的迭代函數系,計算迭代參數;
(1.6)對已求得的相似日的迭代參數進行加權求均,得到一個統計迭代函數系;
(1.7)由(1.6)中得到的統計迭代函數系通過任意初始點啟動迭代得到吸引子,吸引子是由歷史數據預測得到的典型日負荷曲線甲;
步驟二,利用雙向夾逼法預測電網典型日負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未經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873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降低線損的調節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模擬電路中元器件參數的確定方法及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