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36607.8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91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曾爽;劉秀蘭;李香龍;趙宇彤;關宇;陳建樹;金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5 | 分類號: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張永明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汽車 動力電池 加熱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加熱裝置。該裝置用于加熱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該裝置包括:至少一片加熱板,加熱板與動力電池的一個側面相鄰設置,用于產生熱量以提高動力電池所處環境的溫度,其中,加熱板采用熱傳導率高于預設閾值的材料;至少一個控制電路,與至少一片加熱板一一對應連接,用于控制對應的加熱板是否產生熱量;處理器,分別與至少一個控制電路相連接,用于輸出控制指令以指示至少一個控制電路是否控制對應的加熱板產生熱量。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對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的加熱方式無法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從汽車產業升級、節能減排、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出發,電動汽車技術及產業得到了大力的推動和發展,電動汽車得到了推廣應用。然而,一些應用的實際問題也開始凸顯,其中,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的充放電性能是影響用戶選擇電動汽車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在高寒地區,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和使用壽命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了用戶的行駛里程和車輛使用成本。因此,動力電池組必須擁有合理、科學和高效的加熱系統。
目前,對動力電池加熱的問題尚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現有的加熱方法主要包括:電池內部加熱法、氣體加熱法、加熱板加熱法、加熱套加熱法、加熱膜加熱法等。內部加熱法難以在電動汽車車內實現,而且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氣體加熱法存在加熱速度慢和加熱能耗較高的問題。加熱板加熱法由于是對電池組整體加熱,容易造成電池各單體之間溫度分布不均勻。加熱套加熱法存在不利于電池散熱的問題。加熱膜加熱法以動力電池組本身為電源,受到電池本身容量和電量的限制。
針對相關技術中對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的加熱方式無法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的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加熱裝置,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對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的加熱方式無法滿足實際應用要求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動汽車中動力電池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用于加熱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包括:至少一片加熱板,加熱板與動力電池的一個側面相鄰設置,用于產生熱量以提高動力電池所處環境的溫度,其中,加熱板采用熱傳導率高于預設閾值的材料;至少一個控制電路,與至少一片加熱板一一對應連接,用于控制對應的加熱板是否產生熱量;處理器,分別與至少一個控制電路相連接,用于輸出控制指令以指示至少一個控制電路是否控制對應的加熱板產生熱量。
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電源,用于為至少一片加熱板提供電壓源或電流源;電源開關,設置在電源與至少一個控制電路之間,用于控制電源與至少一個控制電路導通或斷開。
進一步地,電源開關還與處理器相連接,用于根據處理器輸出的控制指令導通或斷開。
進一步地,至少一片加熱板包括第一片加熱板和第二片加熱板,第一片加熱板與動力電池的第一面相鄰設置,第二片加熱板與動力電池的第二面相鄰設置,其中,第一面和第二面為相對的面。
進一步地,至少一個控制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電路,第一控制電路與第一片加熱板對應連接;第二控制電路,第二控制電路與第二片加熱板對應連接,其中,第一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開關,第一開關用于控制第一片加熱板與電源的通斷,第二控制電路包括:第二開關,第二開關用于控制第二片加熱板與電源的通斷。
進一步地,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為晶體管開關,控制指令包括第一電平和第二電平,處理器與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相連接,用于向第一開關輸出第一電平或第二電平,并向第二開關輸出第一電平或第二電平。
進一步地,該裝置還包括: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動力電池的表面或內部,用于監測動力電池的溫度,其中,溫度傳感器還與處理器相連接,用于將溫度發送至處理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66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