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用型高速LDPC碼編碼方法及編碼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6149.8 | 申請日: | 201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30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雷菁;李二保;楊奇;陳全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13/11 | 分類號: | H03M13/11;H03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陳立新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用型 高速 ldpc 編碼 方法 編碼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其針對發送端信道編碼器大吞吐量的需求,設計和實現了一種通用型高速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碼)編碼方法及編碼器。
背景技術
隨著高速數據傳輸業務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信息傳輸的質量和速率要求越來越高,高速LDPC碼編譯碼器在通信系統中的應用需求更加強烈。在固有的信道環境下,如何既滿足越來越高的數據傳輸速率要求,又保證信息傳輸的可靠性,是信道編碼技術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LDPC碼是一種線性分組碼,由Gallager博士于1963年在其博士論文中首次提出。作為一種性能優良的信道編碼,LDPC碼校驗矩陣具有稀疏特性,不僅描述簡單、編譯碼復雜度比較低,而且錯誤平臺較低,后被證明距香農限僅0.0045dB,編譯碼可以實現硬件并行處理,在現行通信標準中得到了廣泛應用。LDPC碼是Turbo碼的強有力競爭者,并且性能逐漸優于Turbo碼。
人們對LDPC碼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高編碼復雜度上,如何實現快速編碼一直是LDPC碼的一個研究熱點。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1)基于LU分解的編碼,即對校驗矩陣進行LU分解,利用前后迭代進行編碼,其優點是能夠保持校驗矩陣的稀疏特性,運算復雜度與碼長成線性關系;缺點是預處理復雜度較高,需要尋找優良的分解方法以保持矩陣的稀疏性,前后迭代運算時延較大。(2)基于近似下三角矩陣的編碼,對校驗矩陣不作高斯消元,而是進行行列置換,得到近似下三角的矩陣結構,從而通過對檢驗矩陣進行分解,對編碼過程分步計算,降低編碼復雜度。Richardson給出了將檢驗矩陣通過行列置換變的貪心算法,但此算法對長碼進行置換時復雜度仍然較高。(3)基于準循環LDPC碼的編碼。準循環LDPC碼具有一定簡單編碼結構,不但可以釆用循環移位寄存器的進行存儲,還可以采取并行譯碼的結構進行譯碼,降低了存儲資源和硬件實現的復雜度,不足之處是對校驗矩陣具有更加特殊的要求,對一般LDPC碼、特別是隨機構造的LDPC碼不具備通用性。
上述編碼算法都對編碼復雜度進行了一定優化,但同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后兩種方法的缺陷是對碼的結構具有一定要求,對一般LDPC碼、特別是隨機構造的LDPC碼的適用性不強;在硬件電路的設計上,三種編碼方案都是用迭代的方式處理,邏輯電路的并行度不夠高,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編碼延時。
發明內容
在節約硬件資源的前提下,為最大限度的降低編碼時延、提高編碼器速率,本發明從編碼算法的通用性出發,提出一種通用型高速LDPC碼編碼方法及編碼器,該方法將LDPC碼的校驗矩陣通過行列置換和高斯消元,使每個校驗位的運算只與預處理后矩陣的對應行相關,具備了可以靈活并行處理的結構;在編碼器的硬件設計上,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校驗位并行分步運算的編碼器架構,通過同時計算所有校驗位,分步處理單個校驗位,有效地降低了硬件實現復雜度,縮短了關鍵路徑時延,實現了編碼速率的極大提高。此外,本發明所述裝置采用(4480,3920)LDPC碼,基于Xilinx公司的Virtext-7系列芯片,實現了通用型的高速LDPC碼編碼器,可以應用在速率為15.1Gbps的高速數據傳輸系統中。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基于高斯消元的通用型高速LDPC碼編碼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對LDPC碼的校驗矩陣進行預處理:
對于一個(n,k)LDPC碼,設碼字空間為C,校驗序列用p表示,信息序列用s表示,則其碼長為n,信息位個數為k,校驗位個數為m,m=n-k,則LDPC碼可以由校驗矩陣H唯一確定和描述,矩陣大小為m×n。
校驗矩陣H的每一行對應一個校驗方程,每一列對應碼字中的一個比特。例如,對于一個(12,6)LDPC碼的校驗矩陣H,設向量c=[c1,c2,c3,…,c12],當且僅當滿足:
H×cT=0(1)
時,c是該碼的一個碼字,下式表示該碼的校驗矩陣和對應的校驗方程。
線性分組碼通過校驗矩陣進行編碼,是利用的碼字空間C與校驗矩陣H的正交性來求得碼字:
c×HT=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614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