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轎車柔性焊接生產線自動化設備生產調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32530.7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14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殷明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殷明康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0065 重慶市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總控制計算機 零部件生產 生產線自動化 柔性焊接 設備生產 隊列 轎車 自動化設備 生產隊列 調度 車間 技術方案要點 節約生產成本 設置顯示裝置 設備附件 設備需求 生產效率 自動匹配 同步的 零部件 車型 自動化 身材 提示 生產 通訊 | ||
一種由于轎車柔性焊接生產線自動化設備生產調度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轎車自動化生產領域。解決了自動化設備間生產同步的問題,實現車型自動匹配,提升了車間的生產效率,大大節約生產成本。技術方案要點如下:1、在車間設置總控制計算機,并使其與車間各個自動化設備進行通訊。2、在總控制計算機上設置生產隊列和零部件身材隊列,總控制計算機同步零部件生產隊列。3、總控制計算機根據設備需求將零部件生產隊列發送給零部件生產設備進行生產。4、在零部件生產設備附件設置顯示裝置,提示生產隊列信息。該方法用于轎車柔性焊接生產線自動化設備生產的調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生產線領域,具體涉及轎車焊接車間自動化設備生產調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各個廠商不同車型外觀的頻繁更新換代,按照每種車型建設一條生產線的方式成本太大,已經越來越不受歡迎。目前各個汽車生產企業開始推行柔性化生產,將多個車型放到同一條生產線上進行生產,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加快車型更新換代的速度。
轎車車身部件一般分為:前地板,后地板,發動機艙,左側圍,右側圍,頂蓋等零部件。每個零部件會按照不同的車型分為不同的區域進行生產。前地板、后地板以及發動機艙在生產完成后會整合到一起形成汽車底盤。汽車底盤會在地板生產線上進行組裝和焊接,然后送到主生產線。在主生產線上汽車底盤,左右側圍和頂蓋會整合在一起形成汽車車身,并在主生產線上進行焊接。
當生產線采用柔性化方式進行生產時,會有多個車型在同一生產線上進行生產。同一種車型的零件必須進行匹配,才能進行焊接生產,即不同的車型零件不能共用。同一種車型的前地板、后地板以及發動機艙會整合到一起送到地板線上進行焊接完成的汽車底盤在送到主線,在主線上底盤必須與指定車型的側圍、頂蓋等部件進行匹配才能焊接。如果所有的匹配工作都由人工方式進行操作,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實現車型自動匹配,提升車間整體生產效率,實現焊接車間柔性化生產。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設置焊裝車間總服務器,并在服務器上設置主生產隊列和零部件生產隊列;生產隊列信息包含車型,隊列狀態和生產順序;在自動化設備上設置請求寄存器和車型寄存器;服務器和自動化設備間通過網絡進行通訊;在自動化工位上設置零件上件提示裝置。
焊接車間會接收到工廠級的生產計劃,該計劃一般采用自動方式從工廠服務器中獲取,或者通過紙質打印方式交給車間生產人員。計劃內容一般包含車身號、車型信息、以及生產順序。 在焊接車間設置總控制計算機,通過網絡與車間零部件生產自動化設備進行通訊,該通訊方式為循環掃描方式。操作人員將生產計劃輸入到總控制計算機中或者總控制計算機自動從工廠服務器中獲取生產計劃??偪刂朴嬎銠C將獲取到的計劃保存為主生產隊列,同時會根據零部件設置零部件生產隊列,總控制計算機自動將主隊列中的數據保存的零部件生產隊列中。在每個零部件生產的自動化設備中設置一個請求寄存器,當自動化設備需要生產時,設置該請求寄存器的狀態為設置狀態,車間總控制計算機讀取到該寄存器狀態為設置狀態時,將相應的零部件隊列生產信息發送給自動化設備,同時設置自動化設備中的寄存器為清零狀態,自動化設備根據該計劃信息進行生產。不同零部件生產區域的自動化設備采用異步方式設置各自的請求寄存器,總控制計算機也通過異步方式將相應的生產計劃發送給不同零部件生產區域的自動化設備。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所有車身零部件的同步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具體的處理流程。
圖2是生產隊列的具體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1)、通過人工方式或自動方式將生產計劃保存到車間總控制計算機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殷明康,未經殷明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3253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