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片材進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9115.6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52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川原子淳;水野文明;北條雄太;名田卓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5H3/06 | 分類號: | B65H3/06;B65H5/0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羅聞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定方向 進給 片材進給裝置 驅動單元 周向運動 轉動頻率 記錄材料 進給裝置 夾持部 堆疊 指令 檢測 | ||
本發明涉及片材進給裝置。該片材進給裝置包括堆疊部分、可在預定方向上旋轉以提供周向運動且在與預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轉以提供周向運動的第一輥、第二輥、第三輥、檢測單元、用于通過第一輥執行進給操作的驅動單元、以及用于提供指令給驅動單元以便繼續或停止進給操作的控制單元。預定轉動頻率大于0且小于在單一記錄材料被進給到夾持部的狀態下在第三輥在預定方向上旋轉的時段中的第三輥的轉動頻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片材進給裝置(紙張進給裝置)和諸如復印機、打印機或傳真機的成像設備,且尤其涉及能夠減小片材進給變化和縮短片材進給間隔的技術。
背景技術
在用于與諸如復印機、打印機或傳真機的成像設備一起使用的傳統片材進給裝置中,作為片材進給類型之一,已經使用延遲輥類型。圖22和23是用于示出利用延遲輥類型的傳統成像設備100和片材進給裝置101的示意圖。在這種延遲輥類型中,即使在片材S1和片材S2如圖23(f)所示被雙重進給的情況下,最上面片材S1也能夠被分離且逐一進給。
為了提高片材進給裝置101的生產力,選擇縮短片材間隔的方法。當將圖23(h)的狀態和圖23(c)的狀態彼此比較時,最上面片材S2(圖23(c)中的片材S1)的前端位置移動到相對于進給方向P的下游狀態。這個運動量由于在堆疊片材S之間的摩擦力的差異產生且取決于片材S的類型、堆疊方式、環境條件等等,使得難于控制運動量。換言之,片材的前端位置在開始片材進給期間引起從堆疊在片材進給盒15中的片材S的前端到分離夾持部的范圍(在圖23(h)中的雙向箭頭示出的距離Ld)內的變化(在后文中,這個變化被稱為片材進給變化Ld)。出于這個原因,片材間隔被要求(至少)不小于片材進給變化Ld。因此,為了減小片材進給變化的程度,已經提出將片材的前端位置在開始片材進給期間統一化的構型(例如,國際公開文本No.2011/007406)。
在圖24和25中的每個中,(a)至(c)是用于示出利用在國際公開文本No.2011/007406中公開的類型的片材進給裝置201的示意圖。在圖24和25中的每個的(a)至(c)中示出的構型中,在最上面片材S1的片材進給期間檢測延遲輥207的旋轉,且片材進給(裝置)的驅動與延遲輥207的旋轉停止或反轉同步地停止。因此,較低的片材S2能夠進給到分離夾持部。出于這個原因,在傳統構型中產生的片材進給變化Ld能夠減小。
然而,為了進一步縮窄在片材進給期間的片材間隔,存在與檢測延遲輥207的旋轉停止所需的時間有關的問題。如圖24(d)所示,當片材S1和S2在片材S1的尾端和片材S2的前端彼此重疊的狀態下被進給到分離夾持部時,延遲輥207由于轉矩限制器的轉動載荷而最終停止。此時,延遲輥207以在一定程度上慢于片材S1的進給速度的轉速從在進給方向P上的旋轉朝向停止逐漸減速,因此需要時間來停止延遲輥207。當停止延遲輥207的時間變長時,在放置在片材S1下方的片材S2的進給期間,片材S2的進給操作趨于被影響。例如,在片材S的基重小的情況下(例如,在薄紙張的情況下),趨于如圖25(d)所示產生拱部。而且,例如在片材S的基重大的情況下(在厚紙張的情況下),如圖25(e)所示,片材S2的前端也趨于超越分離夾持部。為了抑制這種現象,也可以考慮采用拾取輥205和延遲輥207彼此互相聯系的構型,但是拾取輥205的諸如轉動載荷等等的相應參數的可調整范圍變窄,從而趨于難以便宜地兼容實現被進給片材的分離性能和耐久性等等。
發明內容
在以上描述的情況下完成本發明。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當片材被進給時減小片材的前端位置的變化程度和縮短片材進給間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91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