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959.9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0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謀明;高潔;林戀竹;蘇國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33/125 | 分類號: | A23L33/125;A23L33/105;C08B37/00;A61K36/734;A61P3/06;A61K31/715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海藻 多糖 血脂 口服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按質量百分比,該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包括如下組分:海藻多糖提取液60?90%,山楂提取液1?10%,荷葉提取液1?10%,銀杏葉提取液1?10%,桑葉提取液1?10%,甜味劑0.01?10%;所述海藻多糖提取液通過高壓蒸汽提取得到。按所述質量百分比將各組分進行混合,將混合得到的混合物進行冷藏后,離心取上清液,灌裝、封蓋、滅菌,得到所述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本發明將具有降血脂功效的多糖和多酚類物質進行協同復配,制備方法步驟簡單,利用海藻多糖與多酚的協同增效作用增強了海藻多糖的降血脂功效,達到增加最終產品降血脂功效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藻多糖的加工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大量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含有硫酸基、糖醛酸等特殊基團,因此具有多種特殊生理功能,如抗病毒、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海藻類多糖由于其獨特的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開發上具有巨大潛力。但其分子量大,大多凝膠性強或者粘度高,致使其在臨床應用中受到一定限制。針對高分子海藻多糖物質的分子量過大、粘度高、溶解性差等難題,可通過降解高分子海藻多糖,獲得寡糖或小分子多糖片段,以提高其穿越機體屏障的靈活性,從而更好地實現生物活性。
目前降解多糖的常用手段包括:酸降解法、氧化降解法和酶解法。中國專利(ZL03140259.3)報道了以羊棲菜或海蒿子等海藻為原料通過酶解、醇沉、堿提、中和等工藝制備降脂減肥的保健品的方法。中國專利(ZL 200410083685.7)通過抗壞血酸和過氧化氫降解海藻硫酸多糖得到分子量為4-100KDa的低分子量海藻硫酸多糖。中國專利(ZL201110343580.0)公布了以有機酸溶液或有機-無機混酸溶液對褐藻原料進行預處理,再通過中和、水提、分級醇沉等工藝提取活性多糖的方法。但酸降解法需要引入磷酸、鹽酸和檸檬酸等無機酸或有機酸,產物成分復雜,純化成本高;而氧化降解法和酶解法的生產成本高,工藝條件復雜難控,反應穩定性和重復性差,不利于工業生產。而高溫高壓降解法生產成本低,工藝條件簡單,不引入其他成分,生產過程綠色環保,適合規模化生產應用。
通過高壓蒸汽提取、超濾、濃縮、醇沉等工藝制備出海藻低分子多糖,再復配具有降血脂功能的藥食同源中草藥提取液,制備出降血脂功效突出的功能口服液。充分利用了海藻多糖與多酚的復配體系在降血脂功能的協同增效作用,同時大分子的海藻多糖通過高壓蒸汽提取后降解成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小分子海藻多糖和低聚糖,而小分子的海藻多糖和低聚糖不僅具有降血脂功效,也是能夠促進腸道益生菌增殖益生元,維持正常的腸道微生態平衡,而且正常的腸道益生菌群還能夠調控血脂代謝并抑制血脂過度升高。
本發明通過體內體外實驗,證明復合海藻多糖口服液具有顯著的降血脂功效。體外具有較強的膽酸鹽結合能力,體內能夠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時通過對比實驗,證明復配后的海藻多糖口服液比單一的海藻多糖和中草藥水提物具有更好的降血脂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復合海藻多糖口服液,利用高壓蒸汽從海藻原料中提取小分子海藻多糖和低聚糖,并復配具有降血脂功效的中草藥多酚,得到復合海藻多糖口服液。
一種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按質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組分: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海藻多糖降血脂口服液中的海藻多糖含量為0.1-5.4mg/mL,總酚含量為100-500mg/L,pH=4.0~6.0。
進一步地,所述海藻多糖提取液中的總糖含量為2-6mg/mL,還原糖含量為0.5-1.0mg/mL,pH=6.0-6.5。
進一步地,所述海藻多糖提取液通過采用高壓蒸汽提取方法從海藻原料中提取得到,主要成分包括海藻多糖和低聚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9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