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8631.7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65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芳琳;馬宏煒;雷迎峰;張亮;程林峰;陳何嵩;石靜琦;韓佩君;葉偉;吳興安;徐志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G01N33/569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劉國智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和抗體效價 高通量 漢灘病毒 快速檢測 檢測靈敏度 病變效應 病毒檢測 分子篩選 結果判讀 可重復性 目的蛋白 疫苗免疫 可檢測 無細胞 標準化 直觀 細胞 感染 檢測 應用 | ||
1.一種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1)將A549細胞均勻接種于ICW用微孔板中,接種細胞數為(2-4)×104/孔,接種孔數=待測樣本數×稀釋次數×復孔數,培養至80~90%的細胞匯合度;
2)待步驟1)中細胞匯合度達到70~80%時,采用固定病毒稀釋樣本的方法進行混合液的制備:將待測樣本等比梯度稀釋,每個稀釋比例的待測樣本分別與等體積的HTNV混合,于37℃孵箱中孵育2h,期間輕柔地顛倒混勻數次;
3)吸棄步驟1)微孔板中的培養液,每孔加入DPBS洗滌1-2次,然后將步驟(2)中孵育完成的混合液加入微孔板,每個稀釋梯度設多個重復樣,加樣順序按照從低到高進行;同時設置病毒陰性對照組、同型對照組、病毒陽性對照組、空白對照組;
4)將步驟(3)中的微孔板放入37℃孵箱孵育2.5h后吸棄混合液,每孔加入洗滌DPBS1-2次,再向每孔加入含有2%FBS的DMEM;
5)將步驟4)中微孔板放入37℃孵箱孵育2d后取出進行ICW檢測;
6)ICW檢測HTNV感染細胞內的NP:首先吸棄微孔板中的培養液,加入PBS洗滌;然后向每孔中加入4℃預冷的固定緩沖液進行固定,免搖動在室溫條件下孵育;吸棄固定緩沖液,用透膜緩沖液洗脫細胞;吸棄透膜緩沖液,沿管壁向每孔加入封阻液,在搖床上緩慢上搖動室溫下孵育;吸棄封阻液,沿管壁向每孔加入一抗,室溫下緩慢搖動孵育;吸棄一抗,加入洗滌緩沖液,洗滌多次;吸棄洗滌緩沖液,沿管壁向每孔加入二抗,室溫下避光緩慢搖動,孵育;加入洗滌緩沖液,室溫下避光緩慢搖動,洗滌多次;洗脫結束之后,完全去除洗脫液;最后,洗脫后的微孔板采用近紅外雙色熒光成像系統進行掃描,使用700nm和800nm兩個通道同時掃描,以獲取HTNV NP的紅外熒光強度;
7)計算HTNV中和抗體效價:
獲得每孔在700nm和800nm通道的紅外熒光強度,然后計算每孔中HTNV NP紅外熒光強度相對比NIR,NIR=NP熒光值/內參蛋白熒光值;再利用Karber方法計算獲得待測樣本中和滴度,即中和抗體效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Karber方法計算待測樣本中和滴度具體為:
1)計算各病毒稀釋度陽性孔數目P和陰性孔數目N,陽性孔的判別標準為,若該孔HTNV感染系數≥1.5,則該孔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其中,NIR本底值為本底組四個孔NIR的算術平均值,微孔板的陽性對照組HTNV感染系數≥1.5是采用該組檢測結果,否則重復此板結果;
2)計算中和比值之和,每個稀釋梯度的中和比值=陰性孔/復孔總數,
中和比值之和=所有稀釋梯度的感染比值之和;
3)計算稀釋組距,將梯度稀釋比例換算成10的指數,以指數等差排列的公差作為稀釋組距;
4)計算中和滴度,用Karber法分別測定LgPD50及中和效價,LgPD50=L+D×(S-0.5);中和效價=PD50;其中,L為最低稀釋度的對數;D為稀釋組距;S為中和比值之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抗包括抗HTNV NP鼠單抗,以及抗β-actin兔多抗;所述的二抗包括Goat anti-rabbit IRDyeTM 680和Goat anti-mouse IRDyeTM 800CW,分別用以檢測700nm和800nm通道的熒光強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549細胞感染HTNV后第二天進行ICW檢測。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通量快速檢測漢灘病毒中和抗體效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549細胞感染HTNV的感染劑量為MOI=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63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