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8281.4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7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周欣;張永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欣 |
| 主分類號: | B64C27/10 | 分類號: | B64C27/10;B64C27/14;B64D17/80 |
| 代理公司: | 廣東深宏盾律師事務所44364 | 代理人: | 趙瓊花,康宇寧 |
| 地址: | 100053 北京市西***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級聯 式反旋翼 動力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飛行技術領域,具體是指飛行器的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
背景技術
共軸反旋翼動力裝置,又稱共軸雙槳動力裝置,原理是通過上、下旋翼反向旋轉,形成了直升機水平方向的力矩平衡,因為其“氣動特性對稱,機動性好”、“外廓尺寸緊湊”、“穩定性好,不需要尾槳平衡直升機水平方向上的力矩”、“高效率,相同電機的情況下,升力比普通直升機的升力大12%左右”等優勢,在當前國際無人直升機發展領域,以趨于認同“共軸式直升機”。
請參考圖1,為傳統的共軸反旋翼動力裝置的結構圖,其是分別通過內軸a及外軸b分別控制上旋翼c及下旋翼d的轉動,其動力都是通過電機驅動齒輪傳動來實現的。其中,內軸a和外軸b的設計,要保持水平(尺寸工藝嚴格)、材料強度要求高等,都加大了共軸反旋翼動力裝置的機械工藝難度;同時,因為整套裝置中需要“齒輪”、“軸承”等零部件進行傳動,所以自身摩擦力很大,即功耗損失很大,對電機本身的功率要求高;且,沒有獨立的安全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共軸的,可實現級聯式的,具有獨立的安全裝置的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包括反旋翼動力裝置;
反旋翼動力裝置包括上旋翼、下旋翼、上驅動裝置、下驅動裝置及固定軸;
上驅動裝置安裝于固定軸上;上旋翼安裝于上驅動裝置的輸出端;上驅動裝置帶動上旋翼繞固定軸轉動;
下驅動裝置安裝于固定軸上;下旋翼安裝于下驅動裝置的輸出端;下驅動裝置帶動下旋翼繞固定軸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軸的底端安裝在飛行器的頂部;所述固定軸的中心設有貫穿整根固定軸的布線孔;布線孔內設有線纜;線纜的輸入端與飛行器的總電路連接,線纜上并聯有反旋翼動力裝置的上驅動裝置及下驅動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上驅動裝置包括線圈、定子及轉子;定子和轉子以固定軸的軸線為軸心分布;轉子與固定軸轉動連接,定子與固定軸固定連接,線圈繞設在定子上,線圈與線纜的輸出端電連接;轉子在線圈通電時與定子產生相對運動,且轉子帶動上旋翼繞固定軸轉動。
進一步的, 上驅動裝置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是一個具有容納腔的框體;底座與固定軸固定連接;所述定子收容于所述容納腔內,以使定子固定于固定軸。
進一步的,所述上驅動裝置還包括旋翼盤;所述旋翼盤用于安裝上旋翼;所述旋翼盤呈薄圓環狀,該薄圓環以所述固定軸的軸線為軸心分布;所述旋翼盤安裝在轉子頂部上,所述上旋翼安裝在旋翼盤的頂面。
進一步的,所述上旋翼包括至少兩片槳葉。
進一步的,所述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還包括安全裝置;所述安全裝置安裝在固定軸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安全裝置包括降落傘及降落傘存儲裝置;所述降落傘存儲裝置設置在固定軸的頂端;所述降落傘具有收容于降落傘存儲裝置的收容狀態,及降落傘展開在固定軸之上使飛行器減速的展開狀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反旋翼動力裝置采用共軸的方式,與傳統的反旋翼動力裝置采用非共軸的方式相比,其制造工藝簡單、制造難度及整體成本均降低了。
2.本發明的反旋翼動力裝置采用的是用上驅動裝置直接驅動上旋翼,或者下驅動裝置直接驅動下旋翼,其中上驅動裝置本質就是一個電機,內部并沒有齒輪傳動,因此,較通過電機驅動齒輪傳動來驅動旋翼的傳統方式,本案省略了齒輪傳動,從而使整套裝置的摩擦力減小,繼而動力損耗降低了,從而使動力裝置整體的使用壽命延長。
3.本發明中安全裝置的設計,為飛行器設計了獨立的、高可靠性的、高安全性的整機安全裝備,并且和飛行器的核心設備反旋翼動力裝置高度融合,從而達到了飛行器安全性的新高度。
4.本案的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支持動力裝置的級聯式擴展,實現了動力性能的線性擴充,這個特征突破了傳統的反旋翼動力裝置不具備動力性能線性擴充的狀況。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傳統的共軸反旋翼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級聯式反旋翼動力裝置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一套反旋翼動力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上旋翼、上驅動裝置、固定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4中的轉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欣,未經周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82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