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25100.2 | 申請日: | 2016-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6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董秀萍;徐璐;王雅菲;李德陽;姜鵬飛;張曉芳;吳厚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7/00 | 分類號: | A23L17/00;A23L5/20 | 
| 代理公司: | 大連格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21238 | 代理人: | 劉琦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生物 脫脂 鱘魚 食品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S1、原料預處理:取鱘魚肉制成長5~8cm、寬3~6cm、厚度0.5~2cm的塊狀,備用;
S2、配制發酵液:向水中加入占水體質量0.5~4%的干酵母粉及占水體質量3~8%的白砂糖;30~35℃加熱,攪拌5~10min,使酵母及白砂糖充分溶解于純凈水中,得到發酵液;
S3、將步驟S1得到的備用鱘魚塊與步驟S2制得的發酵液混合,浸泡0.5~1.5h,間歇攪拌;取出后用水沖洗4~6次,得到脫腥鱘魚塊;
所述鱘魚塊與所述發酵液中的水的質量比為1:3~4;
S4、配制脫脂液:將脂肪酶添加于甘氨酸-氫氧化鈉緩沖液中,配成pH為8.7~9.5、酶濃度為20~50U/mL的酶溶液,32~35℃加熱10min,得到脫脂液;
S5、將步驟S3得到的脫腥鱘魚塊與步驟S4制得的脫脂液混合,32~35℃脫脂50~60min,間歇攪拌,得到脫脂鱘魚塊;
所述脫腥鱘魚塊與所述脫脂液的質量比為1:3~4;
S6、將步驟S5制得的脫脂鱘魚塊置于0℃冰水混合物中,攪拌5~20min后,用水沖洗2~3次,瀝干,得到半成品鱘魚塊;
S7、配制調料汁:按比例向水中順次加入調味料,加熱沸騰后轉小火繼續煮0.5h,得到調料汁;
S8、將步驟S6制得的半成品鱘魚塊與步驟S7制得的調料汁混合,所述半成品鱘魚塊與所述調料汁質量比為1:3~4,放入15~25℃的環境中腌制,腌制過程中調整環境壓力,腌制2.5~5h,得到腌制鱘魚塊;
腌制過程的具體操作為:先調整至真空-0.06MPa腌制20min、而后調整壓力至0.1MPa腌制10min、最后調整至真空-0.06MPa腌制20min,循環腌制;
S9、將步驟S8制得的腌制鱘魚塊干燥、包裝,得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所述攪拌過程,每隔10min攪拌一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7所述調味料為砂糖、食鹽、味精、料酒、八角、鮮姜、花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糖、食鹽、味精、料酒、八角、鮮姜、花椒的添加量分別為加水量的5~6%、0.5~4%、1~2%、3~5%、0.5~1%、3~5%、0.5~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9烘干之前,可在步驟S8制得的腌制鱘魚塊表面涂抹蜂蜜或檸檬汁后在進行烘干,得到調味鱘魚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9所述干燥采用二段平衡干燥法或微波聯合熱風干燥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平衡干燥法的具體操作為:
第一階段,將步驟S8制得的腌制鱘魚塊置于140~150℃,烤制20~30min;
第二階段,利用熱風控制環境溫度在60~85℃烘干90~130min。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聯合熱風干燥法的具體操作為:
將步驟S8制得的腌制鱘魚塊置于2450MHz、400W的微波環境下,干燥6~8min;而后,利用熱風控制環境溫度在85℃,干燥20~50min。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生物脫脂的鱘魚食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9所述包裝后進行滅菌,滅菌條件為:121℃處理20~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大學,未經大連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510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