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2221.1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790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春暉;賈偉;李俠;王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13/60 | 分類號: | A23L13/60;A23L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10019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梯度 粉碎 同步 骨粉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預清洗后的溫度為?2~4℃的冰鮮食用骨,在常溫下進行預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的初級粉碎料;將初級粉碎料進行高溫動態水解處理分離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溫動態水解的條件為:溫度為120~135℃,時間為50~80min;將骨水解液制備成骨泥;以及向骨泥中添加輔料混合調配后,進行高溫滅菌處理制成初級骨糊,之后將初級骨糊熱灌裝制備成品骨糊或者離心噴霧制備初級骨粉。本發明能夠將可食性動物骨采用物理的加工方法,形成骨糊、骨粉產品,由于采用了梯次磨碎、超細微粉碎、動態水解工藝,將骨中的蛋白質、礦物質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綜合利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骨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利用禽畜骨生產骨糊系列食品是近年來國際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新型營養食品。骨糊既充分利用了骨上附著的肉,又能獲得骨中的蛋白質、鈣以及骨髓中對人體有益的磷脂質、軟骨素、豐富的氨基酸以及維生素A、B1、B2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骨糊系列食品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品。
食用鮮骨糊的研究始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丹麥、瑞典等發達國家首先研制成功,而后很快在東南亞各國、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得到推廣,尤以日本發展最快。我國對食用鮮骨糊加工方法及加工設備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主要是在引進設備的基礎上,自行研制骨糊加工機組,并形成了多種加工方法。但由于我國對骨糊加工研究的認識不足,加工技術落后,以及產品的貯存、保鮮等一系列問題,食用鮮骨泥在我國一直未能得到推廣。根據對原料骨處理過程的不同,食用鮮骨糊加工方法可分為三種:低溫冷凍磨碎加工、常溫磨碎加工、高溫高壓蒸煮后磨碎加工。一般而言,低溫冷凍后較常溫易加工,如日本采用的冷凍后加工,我國采用的低溫冷凍后加工及常溫加工等,故仍以低溫冷凍加工為主,通常稱為冷凍法,是將鮮骨在-15~-25℃以下充分冷凍脆化,然后切成碎塊、絞碎、再經多次(低溫或常溫下)磨碎,制成鮮骨糊。此種加工方式生產的骨糊適口感差,生腥味嚴重,而且由于沒有進行前處理清洗,存在血水多,顏色容易變化,添加性差的問題。
骨糊粒徑為70~80μm,其優點是低溫加工保存了鮮骨中全部營養成分;缺點是:對原料骨有一定要求,需剔除堅硬的腿骨及骨骼上附著的骨膜、韌帶、碎肉等不易磨碎的成分,成品骨泥含水、含油量高、不易保鮮、貯存、運輸、使用均有不便;生產成本高、產品粒度粗,影響吸收利用。由于食用鮮骨泥的貯存、保鮮問題制約其推廣,骨粉的研究應運而生,骨粉的制備方法大致可分為蒸煮法、高濕高壓法、生化法等幾種。歸結起來,就是將骨糊通過干燥的方法將其制成粉狀固體。
我國的可食性骨資源豐富,目前我國畜禽骨年產量高達1,200多萬噸,占世界產量的1/3,折合約200萬噸動物蛋白,可滿足7,500萬人的年蛋白需求。同時我國又是蛋白質資源缺乏的國家,居民的膳食結構中動物性蛋白攝入量不足。在人口壓力與養殖環境承載力有限的條件下,加強對骨蛋白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由此,對骨資源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能夠將可食性動物骨采用物理的加工方法,形成骨糊、骨粉產品,由于采用了梯次磨碎、超細微粉碎、動態水解工藝,將骨中的蛋白質、礦物質以及浮油的全利用,提升了可食性骨的綜合利用價值。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梯度微粉碎同步熟制骨粉和骨糊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預清洗后的溫度為-2~4℃的冰鮮食用骨,在常溫下進行預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的初級粉碎料;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初級粉碎料進行高溫動態水解處理分離出浮油和骨水解液,高溫動態水解的條件為:溫度為120~135℃,時間為50~8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22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五香烤腸
- 下一篇:一種加拿大煙肉卷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