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20635.0 | 申請日: | 201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917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波;吳長春;任忠寶;張則勇;王風儒;董燕;吳鴻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49/04 | 分類號: | C07C249/04;C07C249/12;C07C251/6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穎;周秀梅 |
| 地址: | 11002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不飽和 肟醚類 化合物 方法 | ||
1.一種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反應式如下:
式中:X1與X5為氯,X2-X4為氫,其特征在于:
將2,6-二氯苯乙烯基甲基酮肟溶于有機溶劑中,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 0.5-2.2倍摩爾的無機碳酸鹽,再加入(E)-2-(溴甲基)-α-甲氧亞胺基苯乙酸甲酯(III),反應制得醚類化合物(IV);將制得醚類化合物(IV)溶于醇中,再加入甲胺,反應制得通式(I)所示的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2,6-二氯苯乙烯基甲基酮肟溶于有機溶劑中,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0.5-2.2倍摩爾的無機碳酸鹽,再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0.85-1.1倍摩爾的(E)-2-(溴甲基)-α-甲氧亞胺基苯乙酸甲酯(III),于40-90℃范圍內反應1-8h,制得醚類化合物(IV);將制得醚類化合物(IV)溶于醇中,加入通式(IV)所示化合物2-6倍摩爾的甲胺,于40-100℃范圍內反應1-5h,制得通式(I)所示的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2,6-二氯苯乙烯基甲基酮肟溶于有機溶劑中,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1.1-1.6倍摩爾的無機碳酸鹽,再加入通式(II)所示化合物0.9-1.0倍摩爾的(E)-2-(溴甲基)-α-甲氧亞胺基苯乙酸甲酯(III),于50-65℃范圍內反應2-5h,制得醚類化合物(IV);
將制得醚類化合物(IV)溶于醇中,加入通式(IV)所示化合物3-5倍摩爾的甲胺存在下,60-80℃范圍內反應2-5h,制得通式(I)所示的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碳酸鹽選自碳酸鈉、碳酸鉀或碳酸銫。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碳酸鹽選自碳酸鉀或碳酸銫。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碳酸鹽選自碳酸鉀。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溶劑選自酮類溶劑。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酮類溶劑選自丙酮、丁酮、甲基丙基酮、甲基異丙基酮、甲基丁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乙基異丁基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醇類溶劑選自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不飽和肟醚類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酮類溶劑選自丙酮、丁酮、甲基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中的一種或幾種的混合;醇類溶劑選自甲醇和/或乙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未經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2063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