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及其生產方法和飼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115351.2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75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5 |
| 發明(設計)人: | 佟毅;李北;周勇;盧宗梅;陳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K10/18 | 分類號: | A23K10/18;A23K10/12;A23K10/30;A23K10/37;A23K10/38;A23K40/00;A23K20/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依云;嚴政 |
| 地址: | 233010***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生物發酵飼料 干基 酵母菌 生產性能 飼料領域 芽孢桿菌 營養物質 飼料 醇香味 粗蛋白 粗纖維 粗脂肪 分階段 乳桿菌 乳酸 酸溶 酸香 總酸 制備 發酵 蛋白 生產 | ||
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公開了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及其生產方法和飼料,該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中,乳桿菌的含量為1×108?5×108cfu/g,芽孢桿菌的含量為1×108?6×108cfu/g,酵母菌的含量為6.5×106?5×107cfu/g,以乳酸計總酸含量為4?7重量%,以干基計粗纖維的含量為8?9.1重量%,以干基計粗蛋白的含量為23.5?24.1重量%,以干基計粗脂肪的含量為3.5?4.1重量%,以干基計粗灰分的含量為9.1?9.8重量%,以干基計酸溶蛋白的含量為16?17.2重量%。本發明所述分階段發酵方法制備的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具有濃郁的酸香和醇香味,且營養物質豐富,有利于提高生產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及其生產方法和飼料。
背景技術
在飼料工業中應用生物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因為它能夠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工業廢棄物,這樣既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又減輕了環境污染。生物飼料憑借其含有優質的高含量蛋白和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的優勢,對緩解飼料原料緊張的局面,推動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微生物在飼料中與動物體內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對飼料原料本身,在飼料發酵與儲存期間,微生物生產代謝產生的酶系能使纖維、淀粉、蛋白質降解為更易被動物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質,提高飼料的轉化速率與轉化率。調節胃腸微生態平衡,抑制腸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保持腸道的健康。腸道的健康重點體現在消化吸收良好、不易感染腸道疾病。現在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和飼料廠已經關注,并逐步提高發酵飼料的添加比例,對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安全質量發揮關鍵作用。
在以玉米、木薯渣為原料,生產檸檬酸、賴氨酸、酒精產品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類副產品,如檸檬酸糟、玉米淀粉渣、玉米漿、玉米皮等。這些副產品單獨處理或銷售時,其市場價值沒有得到最好的體現。采用混合原料、復合菌種進行微生物發酵,制作高能量飼料或高蛋白質飼料原料,對副產品進行有機整合、變廢為寶,可以使產品效益最大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工業副產品與微生物發酵技術,提高飼料生產性能和動物采食量,提供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及其生產方法,以及含有該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的飼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其中,該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中,乳桿菌的含量為1×108-5×108cfu/g,芽孢桿菌的含量為1×108-6×108cfu/g,酵母菌的含量為6.5×106-5×107cfu/g,以乳酸計總酸含量為4-7重量%,以干基計粗纖維的含量為8-9.1重量%,以干基計粗蛋白的含量為23.5-24.1重量%,以干基計粗脂肪的含量為3.5-4.1重量%,以干基計粗灰分的含量為9.1-9.8重量%,以干基計酸溶蛋白的含量為16-17.2重量%。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的生產方法,其中,該生產方法包括先向發酵原料中接種芽孢桿菌進行第一階段發酵,再接種乳桿菌和酵母菌進行第二階段發酵;
所述發酵原料含有玉米淀粉渣、玉米酒精糟可溶物、檸檬酸糟、玉米粉、干酒糟及其可溶物和噴漿玉米皮中的一種或多種;且所述發酵原料以干基計粗蛋白含量為20重量%以上。
本發明還提供了由本發明所述的生產方法制備的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飼料,其中,該飼料含有本發明所述的生產方法制備的微生物發酵飼料原料和大豆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53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