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移動床色譜法提取甜葉菊中甜菊糖苷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4921.6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94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紹艷;魏伯峰;李守江;邊春陽;林懷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H15/256 | 分類號: | C07H15/256;C07H1/08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顏偉 |
| 地址: | 11405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甜菊糖苷 提純 模擬移動床色譜法 固定相 甜葉菊 除雜 廢水排放量 間歇式操作 反復利用 分離過程 分離技術 關鍵步驟 綠色環保 樹脂用量 天然植物 再生周期 層析法 粗提液 規模化 結合水 柱層析 滲濾 絮凝 用水量 廢水 再生 流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擬移動床色譜法提取甜葉菊中甜菊糖苷的方法,屬于天然植物有效組分的提純方法。在提取甜菊糖苷的工藝中,柱層析純化為關鍵步驟,但樹脂用量大,利用率低,再生周期長,產生大量廢水,大多數為間歇式操作。本發明利用C18作為固定相的SMBC分離技術能夠規模化、穩健、連續、自動、高效地從甜菊糖苷粗提液中提純甜菊糖苷,固定相和流動相能反復利用,降低了提純成本,屬于綠色環保分離過程。結合水滲濾浸取法和層析法除雜法,降低用水量、降低能耗,無需絮凝除雜,固定相無需專門再生,減少廢水排放量,工藝簡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然植物有效組分的提純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模擬移動床色譜法提取甜葉菊中甜菊糖苷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甜葉菊中的甜菊糖苷被譽為“最佳天然甜味劑”,其甜度高、熱量低、無毒且穩定,在國內外許多國家已將甜菊糖苷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保健、飲料等行業。萊鮑迪苷A(RA)是甜菊糖苷中甜度最高、口感最佳的單體。目前從甜葉菊中提取甜菊糖苷的一般工藝包括:甜葉菊水浸提取、粗濾、絮凝劑除雜、精濾、柱層析純化、濃縮干燥和結晶等過程。在這些過程中,水浸泡提取時耗水量大,需要蒸水濃縮,能耗高;絮凝劑除雜時,在浸出液中加入絮凝劑后產生大量沉淀,雖然能除去大部分雜質,但也會吸附一部分甜菊糖苷,降低產品收率,同時又產生大量鹽;柱層析純化為該工藝的關鍵步驟,除了去除甜菊糖苷提取液中殘留的少量色素、鞣質和其它糖類,還能脫鹽等雜質,但樹脂和流動相用量大,樹脂利用率低,而且樹脂需要再生,脫鹽、脫色樹脂再生周期一般很長,而且產生大量廢水。
因此,有必要對甜菊糖苷的提取方法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擬移動床色譜法提取甜葉菊中甜菊糖苷的方法。該方法結合水滲濾、柱層析除雜,用模擬移動床(SMB)色譜分離提純甜菊糖苷,再經過濃縮結晶得到甜菊糖苷產品。
具體方法為:
一種從甜葉菊中提取甜菊糖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用水浸提甜葉菊,得到浸出液;
2)用柱層析法處理浸出液,得到甜菊糖苷的粗提液;
3)蒸餾濃縮粗提液,同時回收粗提液中的乙醇;
4)用模擬移動床色譜分離甜菊糖苷濃縮粗提液中的甜菊糖苷,SMB分離條件如下:
色譜柱:3~6根;
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ODS即C18,10~60μm;
SMB工作模式:三帶SMB,包括洗脫帶、精餾帶和吸附帶;
進樣液:用上述的甜菊糖苷濃縮粗提液配制進樣液,進樣液中萊鮑迪苷A即RA濃度為5~35mg/ml,進樣液中乙醇的體積百分含量為40~60%:
流動相:洗脫帶的流動相P為乙醇與水的混合溶液或乙醇,流動相P中乙醇的體積百分含量為40~100%;精制帶和吸附帶的流動相D為乙醇與水的混合溶液,乙醇的體積百分含量為40~70%;流動相流速:在精制帶和吸附帶中,洗脫液D流速QD為每小時1~10倍柱體積,進樣液F流速QF為0.1QD~0.5QD,萃余液R流速QR=QD+QF;在洗脫帶中,洗脫液P流速Qp為0.5QD~2QD,萃取液E流速QE=Qp;
模擬移動床操作溫度:室溫;
切換時間TS:7~30min;
SMB分離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科技大學,未經遼寧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49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