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氨酯組合物、一種聚氨酯止水條及包括該止水條的鋼邊止水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12918.0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00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祝和權;王濤;杜存山;賈恒瓊;張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G18/48 | 分類號: | C08G18/48;C08K13/02;C08K3/26;C08K5/12;C09J123/20;C09J123/22;C09J123/28;C09J183/07;C09D133/00;C09D7/61;E02D31/02;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組合 止水 包括 止水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聚氨酯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聚乙二醇10~40重量份,聚醚丙二醇50~90重量份,聚醚丙三醇10~50重量份,異氰酸酯10~25重量份,增塑劑5~25重量份,改性劑1~5重量份,納米填料3~15重量份。本發明還提供所述聚氨酯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及由其制備的一種聚氨酯止水條、包含所述聚氨酯止水條的鋼邊止水帶,以及該鋼邊止水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遇水可以反復膨脹,使得上述新型止水帶能夠與混凝土緊密粘結,防水性能優異,耐久性好,從而解決現有隧道二襯止水帶不能根治滲漏水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水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遇水反復膨脹的聚氨酯組合物、由該組合物制備的聚氨酯止水條以及包括所述止水條的鋼邊止水帶。該鋼邊止水帶可廣泛應用于鐵路、公路、地鐵等建設過程中的各種隧道施工,及各種地下工程的防水防滲。
背景技術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我國鐵路、公路、地鐵以及市政工程建設大幅加快,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隧道、地下工程等地下基礎工程。由于不能連續澆筑或地基變形,溫度變化引起的混凝土構件熱脹冷縮等原因,需要預留施工縫、沉降縫、變形縫。在這些接縫處必須安裝止水帶以防止水的滲漏問題。
止水帶根據材料不同,分為橡膠止水帶、塑料止水帶和金屬止水帶。橡膠止水帶是采用天然橡膠與各種合成橡膠為主要原料,摻加各種助劑及填充料,經塑煉,混煉,壓制成型。該止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彈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適應變形能力強、防水性能好。但是在常規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澆筑時的巨大振動力和不易固定,會使普通橡膠止水帶產生移位、扯離、扭轉而出現松動和脫落,以致在水壓較大的情況下會產生滲漏現象。為了克服上述不足,現有技術出現了包括金屬與橡膠復合生產的鋼邊橡膠止水帶(又稱為“鋼邊止水帶”)。如授權公告號CN2299099Y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鋼邊橡膠止水帶”(申請日1997年4月21日),就是在橡膠帶的兩邊設置鋼帶,在鋼帶上設置有安裝孔。該復合型止水帶利用鋼板與混凝土、鋼板與橡膠之間的良好粘接性,使止水帶與混凝土牢固結合,鋼帶與混凝土、鋼帶與橡膠之間不會產生新的滲漏縫,從而有效防止水滲透。同時鋼邊橡膠止水帶安裝后自定性好,克服了橡膠止水帶需用多方固定的工序,使施工安裝更加的方便。又如授權公告號CN201176640Y的實用新型專利“注漿式遇水膨脹鋼邊止水帶”(申請日2008年4月5日)公開了一種在橡膠帶體的兩側間隔設置有鍍鋅鋼板,在帶體迎水面設置有遇水膨脹橡膠條的復合型止水帶。但是橡膠條反復遇水后膨脹效果降低;另外橡膠條的低溫柔順性較差,在寒冷地區,由于橡膠條易因冰凍作用而被破壞,產生裂隙而漏水。
隨著地下施工范圍和難度的加大,對鋼邊止水帶防水性能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現有技術尚不能根治隧道等地下工程二襯止水帶滲漏水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聚氨酯組合物、由該聚氨酯組合物制備的止水條,以及包括該止水條的鋼邊止水帶。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可以反復遇水膨脹,使得上述新型止水帶能夠與混凝土緊密粘結,防水性能優異,耐久性好,從而解決現有隧道二襯止水帶不能根治滲漏水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聚氨酯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聚乙二醇10~40重量份,聚醚丙二醇50~90重量份,聚醚丙三醇10~50重量份,異氰酸酯10~25重量份,增塑劑5~25重量份,改性劑1~5重量份,納米填料3~15重量份。
優選的,所述聚氨酯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聚乙二醇20~30重量份,聚醚丙二醇60~80重量份,聚醚丙三醇10~20重量份,異氰酸酯15~20重量份,增塑劑10~15重量份,改性劑2~3重量份,納米填料3~5重量份。
優選的,所述異氰酸酯選自甲苯二異氰酸酯和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更優選為甲苯二異氰酸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29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破竹設備及其破竹方法
- 下一篇: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