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聚氨酯組合物、一種聚氨酯止水條及包括該止水條的鋼邊止水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112918.0 | 申請日: | 201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00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祝和權;王濤;杜存山;賈恒瓊;張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G18/48 | 分類號: | C08G18/48;C08K13/02;C08K3/26;C08K5/12;C09J123/20;C09J123/22;C09J123/28;C09J183/07;C09D133/00;C09D7/61;E02D31/02;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李琰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聚氨酯 組合 止水 包括 止水帶 | ||
1.一種聚氨酯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聚乙二醇10~40重量份,聚丙二醇50~90重量份,聚丙三醇10~50重量份,異氰酸酯10~25重量份,增塑劑5~25重量份,改性劑1~5重量份,納米填料3~15重量份,催化劑0.01~0.05份;
其中,所述異氰酸酯選自甲苯二異氰酸酯和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增塑劑選自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改性劑選自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納米填料選自納米碳酸鈣、高嶺土和滑石粉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催化劑選自辛酸亞錫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中的一種或兩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
聚乙二醇20~30重量份,聚醚丙二醇60~80重量份,聚醚丙三醇10~20重量份,異氰酸酯15~20重量份,增塑劑10~15重量份,改性劑2~3重量份,納米填料3~5重量份,催化劑0.03~0.04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異氰酸酯為甲苯二異氰酸酯。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和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5~25重量份,其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為1~14重量份,余量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劑10~15重量份,其中鄰苯二甲酸二丁酯5~10重量份,余量為鄰苯二甲酸二辛酯。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填料為納米碳酸鈣。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為辛酸亞錫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0.01~0.05重量份,其中辛酸亞錫0.001~0.049重量份,余量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0.03~0.04重量份,其中辛酸亞錫0.005重量份,余量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聚乙二醇10~40重量份,聚丙二醇50~90重量份,聚丙三醇10~50重量份,甲苯二異氰酸酯10~25重量份,增塑劑5~15重量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5重量份,催化劑0.01~0.05重量份,納米碳酸鈣3~15重量份;其中,增塑劑為1~14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余量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催化劑為0.001~0.049重量份的辛酸亞錫和余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聚氨酯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組合物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組分:
聚乙二醇20~30重量份,聚丙二醇60~80重量份,聚丙三醇10~15重量份,甲苯二異氰酸酯15~20重量份,增塑劑10~15重量份,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2~3重量份,催化劑0.03~0.04重量份,納米碳酸鈣3~5重量份;其中,增塑劑為9重量份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余量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催化劑為0.005重量份的辛酸亞錫和余量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未經(jīng)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金屬及化學研究所;北京中鐵科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1291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自動破竹設備及其破竹方法
- 下一篇:秸稈還田粉碎制餅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