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進入ISG模式的電源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8736.6 | 申請日: | 2016-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19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6/033 | 分類號: | 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偉;王錦陽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進入 isg 模式 電源 控制 邏輯 優化 方法 裝置 | ||
一種用于進入ISG模式的電源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車輛的電池傳感器監測電池的充電狀態(SOC),以檢測電池的寄生電流;當電池傳感器檢測寄生電流時,將寄生電流標簽傳輸給發動機控制單元(ECU);確定是否安裝有使用電池的備用電源的設備,當確定安裝有該設備時,利用額外的電源控制來增加電池的電壓。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6年9月6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所提出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6-0114354號的優先權權益,并通過引用將其全文納入本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源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法和裝置,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進入怠速停止及啟動(idle stopgo,ISG)模式的電源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響應于油價的升高以及由產生二氧化碳而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研發以在運輸領域中提高燃料效率。最初應用于混合動力車輛的怠速停止及啟動(ISG)系統已經廣泛地應用至所有類型的車輛,從而提高世界各地的燃料效率。ISG系統指的是這樣的發動機控制系統:在城市行駛期間,例如在車輛由于等待交通信號而停車的情況下,當發動機怠速運行時,該發動機控制系統自動地停止發動機。在預定時間后,當車輛要行駛時,ISG系統隨后再次啟動發動機,從而可以進行正常行駛。ISG系統還可以由怠速運行停止控制設備等表示,包括安裝于車輛的ISG系統的車輛可以被稱為ISG車輛。
通過ISG系統而進入發動機啟動停止的條件為這樣的條件:變速器擋位保持在用于行駛的D控制狀態,制動踏板被操作,并且在沒有檢測到車輛速度的停止狀態保持預先設定的預定時間,在此情況下,可以停止發動機以提高燃料效率。另一方面,在發動機停止并且檢測到駕駛員離開請求(從駕駛員離開請求檢測到制動踏板的釋放)的情況下,當檢測到加速踏板的操作時,發動機可以再次啟動,從而保持正常行駛。
在這方面,韓國專利申請第2012-0063401號(用于控制ISG邏輯的方法和裝置)公開了用于控制ISG邏輯的方法和裝置,從而通過將ISG車輛控制為即使在怠速停止狀態下也保持變速器的油壓并且在車輛的再啟動期間控制發動機的RPM和制動器的油壓,來保證啟動性能并保證ISG車輛的穩定啟動。
但是,隨著外部電子設備(例如,使用備用電力的行車記錄儀)數量的增加,電池保持在放電狀態,不滿足用于ISG操作的電池狀態條件。
發明內容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了本發明,本發明的一個目標是提供這樣一種優化方法和裝置:即使連接有使用備用電力的設備,也利用短時間的充電來進入ISG模式。
另外,本發明的另一個目標是提供這樣一種優化方法和裝置:當電池的充電量改變以進入ISG狀態時,防止其他周邊設備過壓。
由本發明實現的技術目標不限于上述目標,本領域技術人員從下文給出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其他目標。
根據本發明,通過提供用于克服沒有進入怠速停止及啟動(ISG)模式的電源控制邏輯的優化方法,可以實現上述和其他目標。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通過車輛的電池傳感器監測電池的充電狀態(SOC),以檢測電池的寄生電流;當電池傳感器檢測到寄生電流時,將寄生電流標簽傳輸給發動機控制單元;以及確定是否安裝有使用電池的備用電源的設備,當確定安裝有該設備時,利用額外的電源控制來增加電池的電壓。
該設備可以為行車記錄儀,所述行車記錄儀可以連接至應用了ISG邏輯的車輛。
該方法可以進一步包括當車輛的前照燈接通時進入用于禁止額外的電源控制的控制邏輯的步驟,該步驟在監測之前。該控制邏輯可以控制前照燈電壓的增加,以防止前照燈由于過壓而被損壞。
在檢查是否也安裝有能夠增加車輛中的電壓的另一周邊設備之前,可以檢查前照燈是否接通,當前照燈接通時,可以禁止進入控制邏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87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壓艙壁
- 下一篇:觸摸面板、信號處理裝置和耦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