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合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6715.0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11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百忍;丁成;李朝霞;許琦;孫祝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1/10;C12N11/02;C12N11/14;B01D53/84;B01D53/70;C12R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苗燕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微生物菌劑 氯苯 制備方法和應用 復合菌種 混合菌種 發酵液 降解 制備 賴氨酸芽孢桿菌 廢氣生物處理 廢氣生物凈化 固體載體材料 質量百分比 廢氣降解 活性污泥 攜帶方便 保藏 馴化 紡錘形 活菌數 曝氣池 石化廠 質量比 發酵 接種 污水處理 保存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屬于廢氣生物凈化技術領域。復合微生物菌劑制備方法包括:將氯苯降解專性菌和混合菌種按質量比0.5?1:1混合后得復合菌種,接種、發酵復合菌種至發酵液的活菌數為1.0×1010?1.0×1011cfu/mL;將發酵液與固體載體材料按質量百分比1:1?10混合得復合微生物菌劑,混合菌種馴化自石化廠污水處理站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氯苯降解專性菌為紡錘形賴氨酸芽孢桿菌,其生物保藏編號為:CGMCC No.10053。該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經此方法得到的復合微生物菌劑可直接用于廢氣生物處理系統的啟動,對氯苯廢氣降解效果好且易保存、攜帶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氣生物凈化技術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據報道,每年約有150萬噸的氯苯類有機化合物釋放到大氣中。美國環保局(EPA)公布的129種優先控制污染物名單中,氯苯類有機化合物占一半以上。我國也將氯苯列為重點污染物的黑名單之中。大部分氯苯類有機化合物是有毒性的,另有一部分被認為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三致效應。致癌的氯苯類化合物并沒有安全閾值劑量,這樣說來,一旦暴露其中,不管多小的劑量,都預示著會產生一定的風險。根據國際科學學院的報道,氯苯類有機化合物的釋放還會提高大氣中紅外線的吸收和發射。而一旦地球上的熱量散失變得遲鈍,地球的溫度以及氣候就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因此,研發氯苯廢氣的污染控制技術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目前,生物降解技術是凈化這類物質的有效方法之一。
現階段,實際應用的廢氣生物降解系統多直接采用活性污泥為接種微生物啟動反應器。活性污泥接種前一般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馴化,培養出具有較高降解目標污染物的能力后,再進行生物處理系統接種。通常存在微生物馴化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廢氣生物處理系統啟動時間長、啟動期去除效率低、運行不穩定等缺點,特別是在針對難溶難降解廢氣的生物凈化過程中,此類問題尤為突出。此外,污泥活性不易保存,攜帶、運輸不便。
廢氣生物降解系統中,能否接種降解能力強、活性高的微生物是廢氣生物處理系統迅速完成啟動,并成功運行的關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該復合微生物菌劑可直接應用于處理廢氣,對氯苯廢氣降解效果好且易保存、攜帶方便。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復合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此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復合微生物菌劑在降解氯苯廢氣中的應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其包括固體載體,還包括氯苯降解專性菌和混合菌種,氯苯降解專性菌與混合菌種的質量比為0.5-1:1,混合菌種馴化自石化廠污水處理站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該復合微生物菌劑可應用于降解氯苯廢氣領域。氯苯降解專性菌的生物保藏編號為:CGMCC No.10053,該專性菌于2014年11月25日保存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的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復合微生物菌劑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將氯苯降解專性菌和混合菌種按質量比0.5-1:1混合后得復合菌種,接種、發酵復合菌種至發酵液的活菌數為1.0×1010-1.0×1011cfu/mL;將發酵液與固體載體材料按質量百分比1:1-10混合得復合微生物菌劑,混合菌種馴化自石化廠污水處理站曝氣池內的活性污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6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