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102413.6 | 申請日: | 2016-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4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尉志青;趙亞東;郭子俊;馮志勇;劉云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12 | 分類號: | G05D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馬敬;項京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傳輸 方法 系統 | ||
1.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無人機集群網絡,包括:
第一無人機根據所述第一無人機與第二無人機的交互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無人機為從無人機所在的當前位置向控制站的位置移動的無人機,所述第二無人機為在所述第一無人機至控制站的返航路徑的通信范圍內的無人機;
所述第一無人機攜帶所述數據,并按照所述返航路徑飛行至所述控制站;
所述第一無人機轉發所述數據至所述控制站;
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包括:
獲取第一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道為將多個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集群網絡的信道劃分后得到的信道;
所述第一無人機通過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
所述第一無人機轉發所述數據至所述控制站,包括:所述第一無人機通過所述第一信道轉發所述數據至所述控制站;
所述第一無人機通過所述第一信道,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包括:
獲取多個不重疊的第一時隙,不同的所述第一無人機利用各自的第一時隙,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其中,所述第一時隙為通過時分多址技術,將所述第一信道分割后得到的多個不重疊的時隙;
所述第一無人機通過所述第一信道轉發所述數據至所述控制站,包括:
獲取多個不重疊的第二時隙,不同的所述第一無人機利用各自的所述第二時隙,轉發所述數據至所述控制站,其中,所述第二時隙為通過時分多址技術,將所述第一信道分割后得到的多個不重疊的時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無人機根據所述第一無人機與第二無人機的交互信息,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數據,包括:
當所述第一無人機檢測到在所述返航路徑上存在所述第二無人機時,向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第一數據傳輸請求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所述數據;
或者,
當所述第一無人機接收到所述第二無人機發送的第二數據傳輸請求信息,向所述第二無人機返回同意數據傳輸的響應信息;
接收所述第二無人機針對所述響應信息發送的數據。
3.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無人機集群網絡,包括:
第二無人機檢測在與所述第二無人機,能夠進行數據傳輸的通信范圍內,存在第一無人機向控制站飛行;
所述第二無人機根據所述第一無人機與第二無人機的交互信息,向所述第一無人機發送數據傳輸請求信息;
當所述第二無人機接收到所述第一無人機發送的響應所述數據傳輸請求信息的響應信息時,向所述第一無人機發送數據;
所述第二無人機獲取所述第二無人機至所述控制站的直線路由路徑;
將所述直線路由路徑上的多個第三無人機作為中繼節點,通過多跳傳輸,所述第二無人機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所述控制站;
所述第二無人機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所述控制站,包括:
獲取第二信道,其中,所述第二信道為將多個無人機組成的無人機集群網絡的信道劃分后得到的信道;
通過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無人機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所述控制站;
所述通過所述第二信道,所述第二無人機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所述控制站,包括:
獲取多個不重疊的第三時隙,其中,所述第三時隙為通過時分多址技術,將所述第二信道分割后得到的多個不重疊的時隙;
通過不同第三無人機的不同直線路由路徑、對應的各自不同的所述第三時隙,所述第二無人機將所述數據轉發至所述控制站,其中,所述第三無人機為在所述第二無人機至控制站的不同直線路由路徑的通信范圍內的無人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10241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瓶(筑產液)
- 下一篇:家具店門頭(ART?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