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097253.0 | 申請日: | 2016-1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42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王苗丫民族風味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3/40 | 分類號: | A23L13/40;A23L13/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韓煒 |
| 地址: | 550500 貴州省黔南布依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臘羊肉 加工 膻味 晾干 腌制 烘干 切塊 去除 羊肉 口味 保存 生產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步驟包括以下:(1)羊肉切塊;(2)制輔料粉;(3)腌制;(4)晾干;(5)熏烤;(6)烘干;(7)包裝。本發明提供的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所制的臘羊肉膻味去除干凈,且口味獨特,保存時間較長;同時其加工方法過程簡單,適合工業批量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肉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臘肉,是指肉經腌制后再經過烘烤或者日光下曝曬所制成的加工制品,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廣東一帶。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并增添特有的風味。臘肉現在應用在多種肉材料制作上,比如豬肉、羊肉、牛肉、雞肉。臘羊肉作為小眾臘肉食品,在市場上還是占有可觀的銷售比例。
傳統的臘羊肉是直接將肉進行腌制,然后進行風干。但是市面上的羊肉膻味去除不凈,使其不被廣泛接受;傳統的臘羊肉口味單一,不具特色;另外,風干處理后的臘羊肉保存時間不長,不利于長期保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所制的的臘羊肉膻味去除干凈,且口味獨特,保存時間較長;同時其加工方法過程簡單,適合工業批量生產。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步驟包括以下:(1)羊肉切塊,切成長25-45cm、寬6-8cm、厚2-4cm的羊肉塊;(2)制輔料粉,將食鹽高溫炒干,然后加甘草、茴香、蘇葉、花椒、黃姜、肉桂、桂皮研磨成混合輔料粉;(3)腌制,在混合輔料粉里添加料酒、白糖,然后抹在羊肉塊上進行腌制,并在9-15℃溫度下腌制1-2天,中途揉搓1-3次;(4)晾干,將腌制后的肉塊掛起來進行晾干處理;(5)熏烤,用鋸木灰、陳皮的混合材料對肉塊進行熏烤,熏烤1-2天;(6)烘干,將熏烤后肉塊置于烘干箱內烘烤2-3天,進行烘干處理;(7)包裝,將烘干后的肉塊進行正空包裝,即可。
前述的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驟(1)中的羊肉塊選自羊肋肉。
前述的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所述步驟(5)中鋸木灰為鋸松木灰或者鋸樟木灰。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提供的臘羊肉的加工方法,利用甘草、茴香、蘇葉、花椒、黃姜、肉桂、桂皮對羊肉塊進行腌制,所制的臘羊肉膻味去除干凈,且口味獨特;腌制晾干后進行熏烤以及烘干,使臘羊肉保存時間較長;同時其加工方法過程簡單,適合工業批量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不會對本發明構成任何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臘羊肉的加工方法,步驟包括以下:(1)羊肉切塊,切成長35cm、寬7cm、厚3cm的羊肉塊;(2)制輔料粉,將食鹽高溫炒干,然后加甘草、茴香、蘇葉、花椒、黃姜、肉桂、桂皮研磨成混合輔料粉;(3)腌制,在混合輔料粉里添加料酒、白糖,然后抹在羊肉塊上進行腌制,并在12℃溫度下腌制1.5天,中途揉搓2次;(4)晾干,將腌制后的肉塊掛起來進行晾干處理;(5)熏烤,用鋸木灰、陳皮的混合材料對肉塊進行熏烤,熏烤1.5天;(6)烘干,將熏烤后肉塊置于烘干箱內烘烤2.5天,進行烘干處理;(7)包裝,將烘干后的肉塊進行正空包裝,即可。
所述步驟(1)中的羊肉塊選自羊肋肉。
所述步驟(5)中鋸木灰為鋸松木灰。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王苗丫民族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王苗丫民族風味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0972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